2011年,第18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电影:叙事经济和意义创造
    倪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1-15.  
    摘要1233)      收藏

    叙事经济注重市场效益,以全面提升电影票房为目标;但同时电影还应该具备符合大众审美和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新世纪以来,叙事经济成长的首先突破,是体制改革真正跨出了除旧图新的决定性步伐。叙事经济探索的另一个明显成果,是中国电影主流大片的成功推出,进而形成系列化生产,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和热评。第三个转变,则是电影创作新一代导演群体的登场,以及由此带来的意义创造的变革和求新。作为电影产业链的源头,创意策划和编剧创作是形成一部电影生产的首要环节。然而在当下,中国电影里的创新性电影运作,在无法依靠现成文学作品为改编依据的状况下,也出现了立足自主创作表达意义的生产运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类型电影的策划意识和生产实践,已在我国电影中明显展现。同时,我国类型电影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类型定位和类型特色还不够清晰、突出;中国类型电影的类型种类太少。类型片配置的全面性、多样性亟待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商业为重、意义创造贫弱现象必须引起关注。电影必须力求达到叙事经济和民族文化建设的综合效益,才能有益于广大受众和文化品格的提高。
    关键词: 叙事经济; 编剧生产力; 民族文化建设; 意义创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 
    吴保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16-26.  
    摘要1562)      收藏

    摘要: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经历了民歌、诗词、小说、戏曲、戏剧、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等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容也由最初的几百字演变到上百万字。木兰形象不断地改变与刷新,关系人物不断地增加,故事情节不断地丰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谱系,最终成为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木兰故事在每个时代的再叙述,都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而木兰故事中最为吸引当代人的则是木兰故事在孝道、英雄、女性认同方面的精神价值。木兰故事的主题变迁,是从一个传统孝道典型,变成家国一致尽忠尽孝的典型,到成为爱父亲和自我成功的典型。木兰故事的传奇性形成了中国女英雄故事的叙述模式。在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和女性解放的大背景下,木兰故事中的女性自主意识被放大与发扬,而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和肯定却被有意忽略。通过梳理木兰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分析木兰故事蕴含的精神价值,以木兰故事在不同时代语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以及诸多木兰作品中对不同价值的解读与取用,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化符号的形成变化过程及精神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影戏”传统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  
    陆绍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27-35.  
    摘要1343)      收藏

     虽然“十七年”(1949—1966年)电影从中外文化中汲取的滋养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多祖”现象,但“影戏”作为一种电影观念对新中国电影创作产生的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又是其它电影主张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影戏”传统可以描述为:故事是第一位的,注重矛盾冲突,注重电影的教化功能以及影像的辅助作用,而这些要素在“十七年”电影中能够找到明确的对应,“十七年”电影虽然在具体的呈现方式上稍有变奏,但主体部分是和“影戏”传统一脉相承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琳琅满目的美世界——论审美诸形态 
    陈伯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36-55.  
    摘要1238)      收藏

     美的世界是多彩多姿、琳琅满目的世界,缘于美自身具有众多的品种存在。作为“生命本真境界的开显”,美的对象有其各不相同的生命内涵,其开显方式亦互有差异,于是形成了植根于共通生命本性上的审美诸形态,成为美的世界的多种价值功能及其整个价值系统的体现。本文从生命哲学的理念出发,就“美”、“丑”、“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新奇”、“怪诞”、“荒诞”、“娱乐”、“狂欢”、“眩惑”等美学范畴逐个进行考察、辨析,并就其相互依存与转化方式给予探讨、说明。审美诸形态之间不仅有逻辑上的关联,更有其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盛衰兴替变化,故其价值系统亦将追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得到调整和更新。不同民族因生活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所形成的审美形态亦会有相当的歧异,本文仅限于对西方美学惯用的范畴作出解析,适当比照中国自身的传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对近期有关实践存在论批评的反批评——对董学文等先生的批评的初步总结
    朱立元 栗永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56-78.  
    摘要1142)      收藏

    摘要: 将“实践存在论”理解为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拼凑的观点源自对“存在论”(ontology)理解的片面和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的割裂。在马克思那里,“物质”、“自然界”仅是“本原”意义上的“第一性”,而非“本体”。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后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于“存在”(on、being、Sein)问题的追问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对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古典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真正革命性超越在于他同“实践观”紧密结合的存在论思想,而非所谓的“物质本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于丽英 郭洪晶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79-90.  
    摘要1276)      收藏

     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城市本身竞争力,而且要对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集聚和扩散能力进行评价。要综合考虑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综合经济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社会和谐;外部因素包括城际基础设施共享度、城际间分工与协作。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25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上海、苏州、南京、杭州、无锡、宁波、常州、绍兴、嘉兴这九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处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之上,其他城市处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之下。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将25个城市分成五类,同类城市的发展水平比较接近,而类与类之间的城市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城市之间的协作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看,不同城市之间的协作程度和协作水平本身就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从不同城市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策略来看,虽然策略本身会因自身条件差异而不同,但是其对于协作的内在诉求却是共同的,所有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相关城市的通力协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殷凤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91-101.  
    摘要1224)      收藏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间存在着长期动态联系,但相互间的影响系数较小,说明目前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影响系数之和小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系数之和,说明我国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还不够高,大量中间服务需求尚未从产业链中脱离出来,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依存程度较低,支撑和拉动作用有限。这一方面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制造业的价值实现和竞争力的提升。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产业间尚未形成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计量模型及投入产出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存在双向溢出效应,是互动发展的关系。推动两者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将有助于产业链的整合,推动中国企业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演进,实现产品附加价值的增加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今后,我们应进一步引导企业及全社会来认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水平和能级,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深化与发展服务经济有关的各项改革,制订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及相关配套措施,建立起有利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的机制,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与集聚式发展,推动建立有利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的商业信用、诚信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推进产业链的整合,以获得整合基础上的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最大化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9)
    8. 西藏水资源开发的经济战略思考—中国21世纪的水问题与决策 
    韩俊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102-114.  
    摘要1198)      收藏

    西藏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是全国最丰富的省区,是我国主要的水战略资源贮存区,是全国水资源最富集和外在潜力最大的地区。21世纪,在全球性水危机和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其水资源作为国家和区域国际战略资源将备受重视。西藏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和可再生性维持,影响到我国与境外相邻流域国的可持续发展、睦邻友好、区域国际合作、跨境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维护、国防安全等重大国际战略问题。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将西藏水资源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是西藏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一项有着十分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新形式:来自陕西的经验
    薛继亮 李录堂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115-123.  
    摘要1395)      收藏

    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农村集体经济,在人民公社解体后,迄今没有任何载体代替人民公社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呼之欲出。这也是改变目前中央直接面向农户出台政策的局面,改变政府财政支农的宏观目标与农户经济行为的微观目标不兼容情况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可以有以下5种形式,包括:土地流转下的农民自主模式、县域下的政府组织+农户运行模式、循环产业园区模式、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杨凌高新示范园区模式,并对它们进行比较。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常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充分动员一切农村资源和非农资源,要求产业园区、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多种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出现。要特别强调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存在的缺陷不是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的根本障碍,要充分在世界范围内认识到土地私有制不是土地产权唯一的实现形式,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一样可以有活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宗教生态”,还是“权力生态”——从当代中国的“宗教生态论”思潮谈起
    李向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1): 124-140.  
    摘要1504)      收藏

    当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社会实质,不仅仅是宗教生态问题,而是宗教信仰与社会权力的关系。其问题的深层,则是当代中国的权力生态问题,而非局限于基督教与民间宗教信仰的互动关系。当代中国宗教的发展及其宗教信仰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实际上是一个权力生态、社会生态问题。就当前中国社会变迁的趋势来看,重祭“华夷之辩”的旗帜,急于引申华夏传统以建构正统的信仰方法,实际上是忽略了现代国家与现代社会的宗教信仰之公共性与社会性。就其本质而言,与其说要给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一个发展的空间,不如说,如果要解决当代中国宗教信仰存在与发展的矛盾关系,关键在于开放宗教关系,还宗教与信仰的社会实践自由,给宗教信仰一个公共实践、公开交往的社会空间。从当代中国宗教信仰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权力生态及其国家定义的信仰等社会学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经典的力量: 中国传统的现代去路 ——从汉代经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献传统形成的影响谈起 
    谢维扬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1-15.  
    摘要1273)      收藏

    文献在整个古代生活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构成中国古代的文献传统。其最高表现是特定文献的组合即儒家经典,不仅是人们行为目标和规范的最高说明,而且是表明国家活动合理性和国家权力合法性来源的终极依据。汉代经学的发展对这一传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包括通过立五经博士而使六艺被置于特殊地位,以及通过对儒学形上学的建设和强化对儒学的经世的运用使儒家经典组合最终具备指导国家政治和国民生活的至高品质。古代文献传统本身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已不存在。学术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典的永久价值在于脱离原本纠缠的形态而显示古代中国认知本身所达到的成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现代电影理论的建构 ——重新评价“新感觉派”电影论的理论遗产 
    陈犀禾 金舒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16-22.  
    摘要1364)      收藏

    “新感觉派”电影论的遗产可以分成理论和批评两个方面。新感觉派的电影批评是一种“有理论”的批评,但是却是一种没有历史意识的批评,其结果是其理论(颇为讽刺和带有报复性地)长期被历史所拒斥。比较合理的态度应该是在认同对其批评的同时,也应对其理论上的贡献予以合理的肯定。由此,作者根据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新材料,梳理了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文人书写的所有电影理论文字,归纳了其电影理论体系的主张,探寻了其书写和西方电影理论的渊源关系以及自身的创新之处,并试图重新评价其在电影本体论意义上所具有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历史现象、美学精神 与恒久性文化价值  ——论影史脉络中的中国“西部电影”
    陈旭光 沈中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23-31.  
    摘要1325)      收藏

    自20世纪80年代初钟惦棐先生提出拍摄中国“西部电影”的倡导, 西部电影创作在80年代中期迅速起步,80年代末达到鼎盛、辉煌,出现了一批具有西部文化特色的作品。这些影片充满西部精神和西部意识,具有浓郁的西北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质,以自己现代影像语言的探索和表述,呼应了新时期影像美学的兴起,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特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和形象象征。中国西部电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在中国电影史和当下电影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文化影响和精神流变延及新世纪的某些电影创作。对之的考察研究对今天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类型建设和文化的国际传播都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论海派电视剧失语的现状与淡出的原因  ——兼涉对“后世博”进程中可能出现新海派 电视剧的现实思考 
    金丹元 张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32-44.  
    摘要1325)      收藏

    近十几年来,海派电视剧在日益繁荣的电视剧市场中始终处于劣势,甚至失去话语权,2008年、2009年、2010年上海地区收视份额较高频道的电视剧排行又一次显示出海派电视剧失语的现状。上海电视剧在制作导向、审片形式上的过严和内容上的过宽,本土制作团队的流失等成为海派电视剧淡出的主要原因。2010年成功举办的世博会,和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都为海派电视剧的兴起提供了更高、更宽、更长足的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极有可能出现新的海派电视剧题材类型,值得我们关注并寄以期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新界定及其相互关联
    李醒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45-62.  
    摘要1441)      收藏

    从整体和宏观上看,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是现实存在的,两者并非边界模糊乃至完全消失。在定义——从科学活动的目的和动机、科学研究的结果和终局、科学理论的层次和程度——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基础上,就价值关联、精神气质、评价承认、知识产权、自决程度、组织管理、资助来源七个方面以及意图、功能、认知上的歧异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加以区别。当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也有诸多联系和某些相同或相近之处,因此两者的区分在某种意义和某些个案上具有相对性和约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从小说《拉维尔斯坦》看贝娄犹太性的转变
    乔国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63-76.  
    摘要1326)      收藏

     贝娄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是他根据同事、好友艾伦·布鲁姆的生平写成的一部传记性小说。小说出版后,在美国批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称赞者认为该小说的出版是“一个惊人的成就,贝娄数年来写的最富有吸引力的一部作品”;质疑者则认为贝娄“暴露”了布鲁姆的隐私,把布鲁姆搞“同性恋”的事情给泄露了。这牵扯到道德问题,即贝娄无权“将其好友布鲁姆的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然而,纵观已有的评论,其关注的重点无非是围绕着暴露隐私和有关死亡、友谊、爱情等问题,将一部讨论犹太大屠杀和反犹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小说用私人化的方式给消解了。应该说,贝娄在八十四岁高龄创作的这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绝不仅仅是单纯地为好友作传,畅谈友谊、爱情和死亡,而且更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的最终定位。从分析小说对大屠杀和反犹主义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贝娄的犹太民族立场,即他的犹太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9)
    17. 清初在京贰臣文人社集 唱酬活动探微 
    白一瑾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77-86.  
    摘要1064)      收藏

    自顺治元年至顺治三年,在京的仕清贰臣文人群体频繁举行唱和活动,并以“社集”标榜,已经有了文学社团的雏形。其唱和多为抒发对明朝故国的怀恋,抒写失节的痛苦和在异族治下为官的苦闷感,抒发南人仕北的思乡之情,纾解精神苦闷的寻欢作乐。贰臣士人们在此种同病相怜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模糊的群体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论英国《气候变化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宋锡祥 高大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87-98.  
    摘要1295)      收藏


    英国于2008年率先颁布和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气候变化法》,该法案确立了温室气体减排的中远期目标,规定了碳预算每五年计划,设立气候变化委员会,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等,为其他国家制定本国气候变化法起到了示范作用。中国也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繁重。因此,有必要全面系统地考察英国《气候变化法》的出台背景,梳理、分析和提炼出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特征,指出我国现行立法和执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在参考和借鉴英国成熟经验和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出法律对策。如尽快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出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根据该法的原则和精神,构建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设立部级单位能源和气候变化委员会统一管理和部署全国节能减排工作;构建国内排放贸易体系,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5)
    19. WTO与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徐静琳 陈琦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99-106.  
    摘要1086)      收藏

     WTO的规则体系对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是WTO对成员国政府行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行政法治改革的内在要求。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转变政府职能、削减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加强监督制约等目标。随着改革的深入,行政审批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适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杜绝部门权力利益化,持续政府的自我“革命”;细化运行机制,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
    20. 原告住所地与网络 侵权案件的法院管辖
    石峰 蔡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107-118.  
    摘要1355)      收藏

     计算机网络的发达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资讯和更加快捷的联系方式,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网上侵权案件也给我们传统的司法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网络侵权案件的民事诉讼管辖便是突出问题之一。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因侵权行为(包括一般侵权案件和网络侵权案件)提起的诉讼,只能由侵权行为地法院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但网络侵权纠纷具有不同于一般侵权纠纷的特殊性:遭受网络侵权的原告往往难以确定实施网上侵权行为被告的住所地以及侵权行为地点,原告处于起诉困难的窘境。本文认为,应当从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出发,对传统管辖理论和网络管辖新理论、网络案件侵权行为地以及外国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尤其是应借鉴美国的“长臂管辖权”理论。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应当成为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权法院之一,这可以给原告更大程度的法院管辖选择权,从而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地解决网络侵权案件原告“起诉难”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大国崛起的盛典 ——当下视野中的美国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 
    [美]包苏珊 张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119-130.  
    摘要1727)      收藏

     作为世界上后来崛起的大国,美国在沟通国内外公众,赢得理解、信任和支持的过程中,曾经做出过巨大的努力。其中,仅世博会即主办过12次,占世界总量近30%,成为主办次数最多的国家。这中间酸甜苦辣的丰富经验,值得正在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参考借鉴。
    在当代视野中,美国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作为大国崛起的盛典,在维护国家利益、启动现代生活的基础上,对内增强凝聚力、包容力,对外提高亲和力、感召力,全方位满足崛起需求;其观众定位针对以中产梦想为特征的国内外公众,体现诚恳、谦卑、友善、包容的人性化特征;其展示内容侧重生活创新,提高现代素养,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呼应;就整体而言,虽有瑕玼,却愈挫愈奋,成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标志性里程碑。
      圣路易斯经验提示我们,对殖民主义需要重新思考,韬光养晦有必要长期坚持,美美与共应当成为世博会的文化追求。人类正在克服文化沙文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走向文化多元主义,在创新竞争、交往互惠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争取全方位的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上海早期都市文艺先锋 ——《真相画报》 
    潘耀昌 徐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2): 131-140.  
    摘要1585)      收藏

     上海自开埠起至20世纪3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港口城市,这其中离不开丰富的人文与物质条件的积累。1912年6月5日《真相画报》在沪创刊,成为中国最早的美术类综合性旬刊,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刊物,开创了上海画报新纪元,同时亦开辟了都市文化艺术的宣传窗口。《真相画报》在其创办中所带来的全新办报理念,以及其紧扣时代脉搏的文化图像,在倡导新派艺术以提升国之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尝试,在上海都市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研究《真相画报》对构建今日和谐社会,繁荣复兴新世纪都市海派文化艺术具有借鉴意义,其全球化的媒体经营战略对当今的城市大众传媒同样具有一定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天 地 人 产 权 论 ——当代人的发展多维产权探讨
    常修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1-16.  
    摘要1250)      收藏

    当今人类正面临着资源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 一些国家“超低劳动力成本”引发的矛盾也在触及“人”的尊严底线。文章基于“人的发展多维产权论”,围绕当代人的生存发展这一主题,就“天”(环境产权)、“地”(资源产权)、“人”(人力产权)及其耦合问题进行探讨:(1)环境领域存在“产权缺失”。理论探讨表明,建立环境产权制度具有客观依据。其制度框架为“三大支柱”,即环境产权界定、交易和保护制度,同时在顶层实现产权路线与技术路线、结构路线、规制路线的整体协调。(2)资源领域存在“产权残缺”。 按照作者“广义产权论”的“多权能”要义,应重点完善“五项权能”,即农民土地经营的流转权、林地经营权和林木转让权、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水资源产权、海洋“用益物权”。(3)人力产权是以人为“本体”的产权,重点是劳动力产权、管理产权和技术产权。应确立人力产权拥有者在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寻求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资本的通道,建立金三角制度结构。(4)“天地人”产权关系具有内在耦合性。论文就如何发挥“天地人”产权在科学发展、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耦合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民族国家意识的延宕与缺席: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中国电影的 传播制度及其空间拓展 
    李道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17-28.  
    摘要1633)      收藏

    摘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亦即从电影传入中国至1927年之间,中国电影传播主要诉诸道德与风化,基本无关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意识的延宕与缺席,与落后保守的价值导向及混乱无序的官方介入结合在一起,使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几乎处在一种特殊的无政府状态,并导致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陷入目标/效果的错位与传者/受众的分裂之境。民初前后的中国电影及其观众群体,也在电影传播迅速滋长、日渐繁盛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某种不羁的自由与失范的快感,当然也品尝到了一些价值的困惑与认同的焦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试论新媒体动画(数字三维动画)的媒介本体
    聂欣如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29-35.  
    摘要1127)      收藏

    数字三维动画在20世纪90年代问世,之后很快风靡全球。这样一种新形式的动画作品对艺术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数字媒体不同于一般媒体,它不具实体,是一种寄生于其他媒体的媒体,所有被数字媒体寄生的媒体因而失去了自身的特性,变成了同质化的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既可隐性地存在,也可以显性地呈现。对于动画片来说,隐性生存的数字媒体混同于一般动画,而在偶动画的领域,数字媒体分别在“造型”和“运动”这两个方面彰显自身,它将偶动画和手绘动画的长处揉和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动画品种。也正是因为数字媒体表现出了与传统媒体的不同,所以它才能够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媒体类型得以呈现。
    关键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区分两种不同的后现代主义   ——本·阿格文化研究给我们的启迪 
    马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36-46.  
    摘要1607)      收藏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是后现代主义的主潮期,也是后结构主义的主潮期。后结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一翼,对后现代主义思想和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影响;但后现代主义本身不是铁板一块,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后现代主义。只有区分两种不同的后现代主义,才能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品格,也才能真正认识到后现代主义的问题所在,并最终走出后现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现代中国青年文化的诞生——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邓金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47-56.  
    摘要1336)      收藏

    五四青年所代表的青年文化是在近代中国青年阶层诞生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内容来看,《新青年》的主题是“青年”和“青春”。这些大量涌现的以“青年”为主题的论述文章,形成了五四时期独特的“青年论述”。陈独秀以“青年”命名刊物的用心主要表现为:首先“青年”是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出现的,有着更强的社会功能,更容易成为社会革新的力量;其次,“青年”本身就包含一种以时间为向度的价值评判的可能。因此,一方面,“青年”作为被启蒙的对象,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青年”自身就具有道德上的优势,在与老年、老大帝国、旧制度旧文化旧道德的对抗中,能更容易获得认同。现代“青年”角色的产生,是双向发展的产物:一方面是社会的角色期待、社会的规范性力量;一方面是青年的自主意识、角色的自我设计。也就是说,“‘青年’并不只是由来自社会的角色期待所决定的,而是由作为角色担当者的学生自身的主体行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的互动形成的”。就近代中国而言,作为社会角色的“青年”的形成,与《新青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五四青年通过对《新青年》的阅读,也产生了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就是“青年崇拜”。
    关键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近十年来国内环境美学研究述评  
    王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57-66.  
    摘要1403)      收藏

     中国环境美学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刚刚起步,进入21世纪才逐渐兴起,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环境美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整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美学理论自身的研究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环境美学评论与应用的研究一方面使环境美学理论在评论中发展,另一方面又使环境美学理论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第三,环境美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使环境美学具有理论生发点,使其产生活力。这三个方面是对以往环境美学研究的总结,从中我们也可对未来环境美学研究进行借鉴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从主体生成论的 视角诠释乡土文学发声的困境  
    孙国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67-80.  
    摘要1678)      收藏

    近百年的乡土文学承载和记录着乡土中国的沧桑巨变,维系着乡土话语的血脉和声音。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专业主义”和“冷漠美学” 导致了乡土作家与乡土的隔膜以及代言热情的缺失;《妇女闲聊录》等代言乡村“底层”的作品,在“话语技术化”的操控之下,凸显了代言的虚妄。而代言底层乡土的“乡村型”知识分子和“新阶级”在“断裂”的中国已经难以生成,“80后”代表作家李傻傻的小说表征着“新阶级”谋求代言的话语权与获得“文化资本”之间存在的悖论性两难;揭示出创作主体在“新意识形态”的规训之下,深陷“自我殖民”的困境,窒息了乡土文学,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汉魏两晋诔文述论
    赵厚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81-93.  
    摘要1550)      收藏

    诔文的产生与古代的谥法有关。诔与谥,原本是给国卿与卿大夫的礼遇,后播及于士,诔文也就随之而发展。“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是诔文的基本体制。西汉诔文仅扬雄《元后诔》传世,东汉以张衡为诔文大家,三国则以曹植为其翘楚。曹植诔文不仅数量较多,且不再专注于“铭德”,而更偏好于“述哀”,有变体之功。两晋诔文以潘岳为第一,其文多笔端含情,摇曳多姿。二陆、张华等也堪称名家。经过诸人的努力,诔文成为抒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31. “文史分合”轨迹述论 ——兼评萧统、刘知几文史观
    吕海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94-101.  
    摘要1581)      收藏

     摘要: 萧统和刘知几,生活时代略有前后,但皆欲分清文史。萧统对问题的处理比较简单,他在自己主持编撰的《文选》中将史著一律逐出并仅于《序》中作出解释而已。刘知几面对林林总总的有关著作,坚持“文史之分”,但又看到许多著作的性质存在着“文史难分”的客观现象。于是他把所谓“偏记小说”分门别类,根据不同内容,给予不同评价,使得这些作品取得了某种存在的合法性。刘知几面对文史难分的局面,既坚持“分清”,又不过于偏激绝对,这无疑是明智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全明词》补正
    张清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102-108.  
    摘要1677)      收藏

     《全明词》和《全明词补编》的出版,对明词研究十分有益,只是疏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本文指出其中部分疏误,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补辑《全明词》和《全明词补编》未收的明代女作家词作63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33. 中国零售市场: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的特点、机遇与选择
    魏农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109-119.  
    摘要1216)      收藏

    2006年,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这种转变给零售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十二五”规划确立的“民富”原则将进一步提升这些变化的速度。把握变化的市场元素,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重新制定新的经营战略与目标,是零售企业保持其在产业链终端地位话语权的不二选择。在对比2006年和2009年的零售业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以来,中国零售业在销售额、就业人数、毛利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指标仍然过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地区发展及收入结构的不均衡是制约我国零售市场购买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研究从理念的成熟、购买力的支付多样化、经营业态的完善、连锁经营成为零售业扩张的主要手段、购买行为的理性程度提高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当今中国零售市场逐步迈入理性和成熟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相应的结论。因此,未来几年,中国零售市场的发展应该从以往的“圈地”、“圈人”的增长方式向“合作协调”、“专业差异”的发展方式转变,并以此来调整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类虚假新闻再批判
    郝雨 张晓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120-129.  
    摘要1258)      收藏

    “类虚假新闻”不同于那种完全无中生有的全虚假新闻,它的基本内容并非来自虚构。但这种看似真实却隐藏着各种各样不完全符合原本事实的失真成分的“新闻”在受众当中产生的恶劣影响非常大。完全编造的假新闻容易被看穿,而且一旦被揭露就无人相信。而“类虚假新闻”却如同附在新闻机体上最隐蔽的病毒,人们对其不易察觉,但它却时时刻刻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我们的新闻事业。“类虚假新闻”的表现有“非有效信息型”、“弱新闻源型”、“数字来源可疑型”、“高强原则下的‘硬伤’型”、“刻板套路型”等五花八门的类型,而其产生的根源则更是极其深远和复杂。有必要对“类虚假新闻”进行更加深入的学术批判,并在实践上加以更大规模和更彻底的围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论杜威和李普曼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之颠覆
    黄建新 常园园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3): 130-140.  
    摘要1337)      收藏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是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媒指导理论,这种理论吸收了17世纪西方思想家群落的理论精髓,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建立和发展相对独立自由的大众传媒体系鸣锣开道。时过境迁,20世纪50年代,西方大众传媒的垄断现实和泛滥的煽情报道已使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显得不合时宜, 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倡导的“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因而决定取而代之。其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和新闻传播理论家沃尔特·李普曼针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前提和主干进行了有力的理论批判,对这种曾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媒理论起到了颠覆作用,为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取代“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作了铺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政府转型
    迟福林,方栓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4): 1-10.  
    摘要1077)      收藏

    摘要: 我国正在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这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特定背景,也是政府转型的特定背景。研究新时期的政府转型,需要从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基本国情出发,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趋势。我国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一方面,经济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公共产品短缺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这是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的深层次原因。从世界经济史看,西方发达国家到工业化中期之后,都有一个生产能力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经验表明,通过政府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可以提高消费预期,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过去三十多年中,通过市场化改革,我国在私人资源配置和私人产品供给上大大提高了效率,但在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产品供给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进入新阶段,需要整体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4)
    37. 关于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之思考                            
    周 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4): 11-19.  
    摘要1298)      收藏

     摘要: 在中国电影史的研究过程中,要注重把中国现代电影史的研究和中国当代电影史的研究“打通”,即对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深入探讨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应该汲取的主要教训,认真总结其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其次,既要加强中国电影通史的研究,又要加强各类断代史、专门史、区域史和口述史的研究,从而使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更加丰富、全面。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域外各种文艺思潮、文艺流派和各种电影思潮、电影流派对中国电影发展之影响的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电影发展之影响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女性意识是革命意识形态的剩余物——“十七年电影”底层女性的群体特点   
    曲春景,张霁月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4): 20-27.  
    摘要1284)      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根据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配合主流政治,用革命话语对传统故事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征用与改造,特别是借用底层妇女的形象,以建构个人对阶级的归属及对政党的服从关系,用现代革命话语完成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替换。这类影片虽然集中塑造了女性角色,但仍然是一套男权话语的言说机制;无产阶级革命话语对女性意识具有内在的排斥性。“女性”承担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功能,但却没有对女性自身的言说,只是阶级符号而非性别代表。新中国“十七年”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女性电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身体在时间中的呼喊与细语 ——关于影片《呼喊与细语》的再读                            
    潘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4): 28-36.  
    摘要1492)      收藏

    在伯格曼的影片《呼喊与细语》中,身体及对身体的触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凸现出来,身体在时间中彰显其意义。正是在时间中,身体成了人与人纠结的场所,人与神沟通的桥梁,发出了它不可遏制的呼喊与细语。由此,玛丽亚与卡琳扑朔迷离的关系得到了解读:古老的红色背景中玛丽亚的美丽身体彰显了它在时间中的意义;安娜与艾格尼丝“此在”的身体,把过去和未来交织和融为一体,完成了人与神沟通的重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可以说,伯格曼的影片《呼喊与细语》就成了世俗版《圣经》关于身体的神性的“呼喊与细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怎样认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董学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4): 37-43.  
    摘要1056)      收藏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生存本体论,从而无法在学理上执意寻找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存在观上的一致性,认为马克思就是海德格尔存在论“范式”和存在论“转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理,也就无法从“人生在世”这一“存在论”维度来建立美学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