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主持人语
    金冠军;郑涵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35-36.  
    摘要1435)      PDF(pc) (106KB)(276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新闻公信力的几个关键词
    沈荟;倪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74-80.  
    摘要1917)      PDF(pc) (233KB)(2488)    收藏
    新闻公信力与各个关键词都存在部分共通或叠加,但又不能模糊或否定各自互为独立的特质。从技术与伦理两个层面逐次分解关键词构建新闻公信力的概念模型,即新闻公信力可以界定为传播可信度的技术参数、新闻客观性报道技巧与职业伦理、新闻专业主义道德自律三者的互补型综合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2)
    3. 日本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李相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43-48.  
    摘要1882)      PDF(pc) (123KB)(2188)    收藏
    运用一个国内市场的经济学模型,来阐释美日两国电影产业之间不断变化的竞争平衡关系,可以验证如下假设,即日本的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减少是因为对美国电影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对日本本国电影的消费速度。根据美日媒体产业发展的数据资料(1955-2000)得出的结论支持了这一经济学假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4. 媒介角色研究的社会学分析
    戴元光;尤游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63-67.  
    摘要1773)      PDF(pc) (200KB)(1944)    收藏
    对媒介角色主要有两种研究路径,一种是置换成媒介功能、效果与权力等问题之后再研究,一种是将它纳入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两种路径的梳理,笔者认为立足中国社会场景理解媒介角色是传播社会学更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6)
    5. 基督宗教创造主名称:在汉译《圣经》进程中的符号嬗变
    傅敬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112-118.  
    摘要1574)      PDF(pc) (50KB)(1662)    收藏
    基督宗教源自对一位人格化和超越一切的造物主的信仰。在基督宗教于汉语世界的传布以及《圣经》的汉译历程中,该造物主名号的汉语符号再现经历了一系列本土化嬗变。透过这一系列嬗变,我们可以认识到,基督宗教信仰符号的汉语化所体现的不仅是符号与翻译的问题,更是宗教与社会权力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中的安全漏洞分析
    西蒙·拜耳斯;罗利·克兰纳;戴维·科曼派克·麦克丹尼尔;艾克·克罗尼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37-42.  
    摘要1732)      PDF(pc) (193KB)(1475)    收藏
    电影产业主要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非法的(即未经授权的)电影复制行为。尽管非法的电影拷贝已经借助便携式物理媒介而得到传播,但低成本的高速宽带连接和P2P文件共享网络则能提供极其高效的传播媒介。本文对电影的制作和发行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了一些潜在的安全漏洞,这些漏洞使得非法电影拷贝能够被那些试图再次传播之的人所获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7. 论北宋天圣年间四川仕风的嬗变──三苏文章汇入北宋古文运动的地域背景
    冯志弘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95-100.  
    摘要1726)      PDF(pc) (59KB)(1403)    收藏
    北宋天圣以前川民「怀土罕趋仕进」。天圣以后,「应时务用」的观念成为了时代的主导观念,因而促成了「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的蜀学汇入时代的主流。这是三苏文章与欧阳修古文革新思想合拍的重要背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创新型国家
    陈其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 (6): 1-21.  
    摘要3003)      收藏

    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拥有较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和获奖成果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获奖者做出获奖研究工作的所在国家”为标准,通过统计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人数,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高度集中于美、英、德、法等主要创新型国家;分析这些创新型国家所具有的以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独特而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拥有培养和造就科学精英的世界一流大学、强大的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开放、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等基本内涵,揭示了作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英进行获奖研究工作的创新机制、社会支持系统;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向创造型国家迈进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巨大差距;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中国为什么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一问题作了独到的解析,深入揭示了造成中国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之差距的主要原因。正视现实,不急于求成,踏实、切实地解决好每一个问题,中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将不会是一个梦,中国也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关键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
    9. 生命理念与多重意义世界的开显——生命哲学的价值观
    陈伯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6 (1): 0-71.  
    摘要2254)      收藏
    看待世界有两种方式,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应地,世界对于人也有两种存在,即事实性存在和价值性存在。由价值关系构成的世界,通常称之为意义世界。意义世界的成立以人的合目的性需求为根据,而人的自觉生命活动也总是为获取某种意义而进行着的。相对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化,意义世界亦有着多重开显:在生存的层面反映为适与不适;在实践活动层面形成是非、善恶、功过的评判;在精神超越层面则显现为至真、至美、至善的价值追求。不同的意义世界构成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中蕴含着的生命理念是人的整个生活目标之所在。当今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理念,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亦需要有某种共通性的生命理念。人类历史上生命理念范型的演进经历着由自然生命经自觉生命更向自由生命演化的过程。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当倡扬“和实生物,刚健有为”的精神,以确立自觉生命,归本自然生命,而又开启自由生命,并藉此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理念相互沟通,共同推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10. 克罗齐与西方美学现代转型——试论克罗齐学说在美学史上的意义
    张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24-29.  
    摘要1741)      PDF(pc) (208KB)(1204)    收藏
    克罗齐是康德、黑格尔之后西方影响最大的美学家。作为西方美学现代转型的枢纽,克罗齐美学立足于从主体的方面看感性直觉,不但完成了对传统美学的批判性总结,而且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建树,推动西方美学实现了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现代转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0)
    1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6 (5): 48-62.  
    摘要2174)      收藏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奖项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其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或者说主要从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紧密联系和结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提供的翔实丰富的思想资料,阐释至关重要的“跨学科”概念,追溯跨学科理念确立的简要历程,指出跨学科研究本质上是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跨越不同“范式”之间的边界或“范式”之间转换,确立跨学科的理念,打破狭隘的学科偏见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先决前提;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精彩纷呈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凸显了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学科交叉的发展态势,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多是学科交叉的成果,科学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和新学科的产生,往往是在不同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从而彰显了跨学科研究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知识背景的考察,发现绝大多数获奖者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既专深又渊博的科学知识,论述了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是科学家激发丰富的想像力、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取得原创性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合作奖项及其人数在不同时段所占比例的统计分析,展示了荣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工作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合作的趋势,阐明了“协作产生生产力”这一著名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研究工作;从事跨学科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具备多学科汇通交叉的知识背景,而且还要依靠众多科学家在各项研究工作中的通力协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2)
    12. 多元视野下的台湾电影研究
    陈犀禾;王雁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6 (1): 0-144.  
    摘要2261)      收藏
    对台湾电影的研究一直是大陆和海外华语电影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台湾学者、大陆学者、海外学者对台湾电影研究的方向大致可分为史料整理、电影史建构、历史文化批评、艺术形式分析等。其中,台湾学者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历史文化经验的书写,大陆学者主要从电影艺术形式、美学特征方面对台湾电影进行探讨,而海外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多以台湾新电影作为研究的侧重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6)
    13. 朱熹《诗集传》所代表的南宋《诗》学革新精神的主要成因——朱熹《诗集传》与南宋《诗》学革新精神研究之三
    邵炳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5 (6): 96-99.  
    摘要1883)      收藏
    摘要: 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南宋《诗》学革新精神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用全新的学术思想来研究《诗经》;二是懂得用文学眼光来研究《诗经》;三是注重以涵泳文本的方法来研究《诗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
    14. 从“盗亦有道”到“春秋无义战”——香港“黑道”电影中的身份、价值和社会认同的演变
    钟大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6 (1): 0-71.  
    摘要2775)      收藏
    香港“黑道”电影是香港电影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作为商业类型电影而存在的香港“黑道”电影,在更大的意义上,并不是社会现实的简单反映,而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的社会理念和想像所进行的隐喻性表达。从20世纪80年代的“英雄片”,到90年代的“卧底片”,再到新世纪初的“交叉卧底片”——《无间道》系列以及更晚近的《黑社会》系列,香港“黑道”电影完成了由“盗亦有盗”到“春秋无义战”的基本转型,并经由传统中的“情义”到现实中的“利益”追求,诉说着“香港人”的身份认同与困惑。但不可否认的是,香港“黑道”电影与现实社会之间在某种意义上的同构关系,为香港“黑道”电影的阐释与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及现实思考的深度。在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香港电影中的“黑道”,其实并不是以一种完全负面意义的形象出现在香港类型电影中的。1980年代的“英雄片”作为最早得以表现黑道生活的现代电影类型而广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成功地将古装武侠片里的“侠义”精神巧妙地移植到对黑道生活的想像性表述之中。在中国传统的武侠文化中,“侠以武犯禁”包含着复杂的价值建构机制。江湖道义、社会准则和法制伦理构成的复杂的认同与反叛的交织,形成弥补官方价值体系缺陷的一种另类价值认同体制,与官方伦理共同参与了中国人价值体系的建构。当然,这一经典类型呈现的比较外在的价值取向在今天的香港“黑道”电影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盗亦有道”的独特价值认同方式和“正义战胜邪恶”的简单区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已经被没有明显价值判断的“春秋无义战”所代替。但我们当然不能愚蠢地把它看作是简单的“礼崩乐坏”,而应当向更深刻的人性思考寻求答案。无论人们是否清醒地意识到,这类影片在香港已经开始走出回归后经济文化的低谷,在港片越来越以大陆市场作为预期目标的今天,其出现决不是偶然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5)
    15. 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当代比较
    陈其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5-5~14.  
    摘要2207)      收藏
    当代科学哲学之科学实践哲学的新趋向和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突破了表象主义、理论优位的科学观,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实践的科学观和技术观,为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使得科学与技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沟通、统一成为必要和可能;科学实践是为了认识自然而去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技术实践是为了改造自然而去认识自然的活动;无论是科学实践,还是技术实践,都涉及关于实在、形而上学信念、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方法、规律与规则、发现与发明、事实与价值、理论与解释、检验与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逻辑化,即形成科学技术认识的动态过程和发展;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人的实践形态由现实实践向虚拟实践的拓展,科学技术认识模式从现实性向虚拟性的转换,使得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发展成为描述性认识和建构性、虚拟性认识的互补、互渗、互进的过程,把人类的科学技术认识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
    16. 唐五代贬官之时空分布的定量分析
    尚永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81-94.  
    摘要1685)      PDF(pc) (225KB)(1151)    收藏
    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间,有姓名可考并有贬地记载的贬官共2828人次。从其分布时期看,中晚唐人次最多;而列前九位者依次为宪宗、文宗、玄宗、宣宗、懿宗、德宗、武后、代宗、高宗诸朝。从其分布地域看,南方是唐王朝流贬官员的主要地区,岭南道、江南西、东道和山南东道因荒远偏僻,更成了处置贬官的首选之地,就中岭南道、江南西道所辖39州共有贬官721人次,占唐五代贬官总数的25.5%,故最值得重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8)
    17. 港台电影研究。论香港电影产业中的产业项目流变
    赵卫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6 (1): 0-71.  
    摘要2284)      收藏
    项目管理的有关理论可用来分析香港电影在其产业发展史中的转折时期,如何以战略性的项目实施来引领其产业发展航道,获得可持续性战略优势,促使整体电影产业的发展。总括香港电影产业发展中的项目流变,《庄子试妻》项目开启了香港电影制片业;《郎归晚》项目使香港电影在失去内地市场后重新开启了新、马地区的市场,并引导了传统粤语片的再度复兴;《梁山伯与祝英台》项目使香港电影彻底占领了台湾市场,促使这一除内地外最大的国语片市场成为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之一;《七十二家房客》项目使香港电影的国、粤语片产业走向合流,形成了新的香港电影产业;《新龙门客栈》项目则又在香港电影的全胜时期再次叩开了内地市场的大门,为香港电影找到了新出路;“周星驰电影”项目不但屡屡成为低迷时期的救市之作,还将香港电影经济提升到了新的档次;新世纪之后的华语大片项目更是整合了全球华语电影力量,继李小龙电影后第二次掀起东方武侠电影的热潮,创立了华语动作片品牌,并从产业、技术和美学层面将华语电影和新全球电影成功对接。整体的项目流变是一种推动香港电影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的流变,是一种不断使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流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论天台总摄万法的圆融哲学
    沈海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5 (3): 138-149.  
    摘要1786)      收藏
    天台智顗的圆融哲学思想体系是奠定天台佛学的基础。通过梳理有关《法华玄义》的文本结构和理论框架,智顗建立其思想体系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及有关智顗思想体系的内容及其佛教哲学形成的过程,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智顗的圆融哲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
    19. 别具鉴裁 通贯执中——《文学述林》与刘咸炘的文章学
    慈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4 (6): 101-106.  
    摘要1622)      PDF(pc) (230KB)(1042)    收藏
    刘咸炘学问淹博,堪称大家,但久被湮没,因而其文章学著述《文学述林》也未得到学术界重视。此书论点圆融通达,沟通四部,力贯东西,对文章本体、创作、文学演进、文体、流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体现了由博返约、通贯执中的学术特点。其理论贡献与治学方法为文章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
    20. 中国改革的下一步:变化与选择——第64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理论综述
    方栓喜,匡贤明,夏锋,倪建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6 (1): 0-132.  
    摘要2221)      收藏

    当前,一场由次贷危机演化成的金融危机已经在全世界蔓延,并且已经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此时,又值我国处于改革开放30年,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社会问题和环境有许多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的改革如何走?如何在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的严峻时刻,针对新形势、新环境探索新的改革实践,化解危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目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于2008年11月1—2日在海口联合主办了“中国改革的下一步:变化与选择”国际论坛。邀请部分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迟福林、常修泽、张曙光、秦晖、倪红日、曹远征、汪玉凯、汤敏、左小蕾、沃尔夫刚·S·库恩等就“新阶段改革的趋势与目标”、“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新阶段的市场化改革”、“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等当前改革最突出、最急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辩论。此次研讨对于我们思索今后的改革之路具有一定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