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5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温铁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1-10.  
    摘要729)      收藏

     全球气候变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从比较视野出发,把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稳态社会和游牧流动民族之间的长期互动、亚洲大陆气候地理的多样性等因素纳入思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国家政治形态、文化延续性、乡土中国的低成本自治等的内在逻辑,从而更充分地把握生态文明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意义。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只有通过补短板、再平衡,全面贯彻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中央政府逆周期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基层政府夯实乡土基础应对软着陆的能力,才能使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平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2)
    2. 近代中国在地型社会企业的探索与创新——以张謇的“大生集团”与近代南通建设为例
    杜洁1,潘家恩2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11-22.  
    摘要592)      收藏

     当前社会企业研究很少注意到中国近代史上久已出现的“有实无名”的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近代中国工业化肇始之初,基于社会文化传统和本土资源条件,孕育出具有社会企业本质特征的私人民族实业。其中,建厂于乡村地区并内嵌于本地社区建设的实业类型,可定义为“在地型社会企业”。文章以中国近代最早的社会企业家张謇所创办的社会企业“大生集团”以及其在地化建设的“南通自治”为案例,分析在地型社会企业,如何立基于本土社会,通过优化配置本地资源、充分利用在地社会资源进行资源内置化的经营,并将收益全部返还到本地区的综合建设,以实现乡土社会的“实业—教育—公益”三位一体的有效治理。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外来主体与近代乡土社会——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新都实验”为例
    张艺英1,李军2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23-34.  
    摘要525)      收藏

    1937年4月,四川省政府与晏阳初主办的平教会合作的新都实验县成立,以县政改革和乡村建设为两大目标,县府人员随之改为以平教会和中央政治大学毕业生为主;然而不到两年即爆发的“新都事件”致实验县名存实亡。通过考察新都实验过程及制度构建、财政开支以及农民负担等情况,从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①的理论视角能够解读“新都事变”的深层原因。这或许是一个悖论:企图进入乡土社会的外来主体越是推进现代治理,则与分散小农之间的交易成本越高;组织机构庞大、改制成本推高,财政亏损代价则进一步转嫁给民众,导致地方势力藉此反抗酿成群体性事件。最终,实验失败后的两任县长惟交好袍界甚至加入袍哥组织,回归到依靠非正规但低成本的社会组织治理乡土社会的老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身份与言说:太史公、中书令与《史记》书写——以《文选·报任少卿书》篇首异文为中心
    田瑞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35-45.  
    摘要680)      收藏

    司马迁详述作史缘由的《报任少卿书》,是《史记》接受史上的一篇基础性文献。然而后人疏于辨识的是,信中自称太史公的司马迁,实际身份却是“尊宠任职”的中书令。身为中书令的司马迁对武帝颇为忠诚,这也影响了《史记》的颂汉书写,但由于中书令为时人所轻,故司马迁更愿以在史官文化传统中颇为人重的“太史公”自称。《汉书·司马迁传》在标举司马迁中书令身份的前提下,径行省去篇首“太史公”一语;萧梁时期,太史公的文化身份得以凸显,故《文选·报任少卿书》补录了与书信内容相呼应的“太史公”一语。《汉书》之省与《文选》之录,皆未能体察中书令司马迁自称太史公的内心隐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只是当时已惘然”——对《色·戒》十年后的拉康主义重访
    吴冠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46-59.  
    摘要660)      收藏

     李安的作品《色·戒》,给华语电影乃至剧院艺术本身都留下了一道浓重印迹:这部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电影,斩获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狮奖、台湾金马奖等七项大奖;并且因其在“色”上的铺张尺度,至今仍成为一个话题作品。从拉康主义精神分析角度出发,在十年后重访李安的《色·戒》,旨在指出李安用力至深并为之付出极大代价的那三段性场景,恰恰是该作品的“破坏性冗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嫌疑人X的实存——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哲学
    蓝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60-71.  
    摘要646)      收藏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被拍摄成中国背景下的故事,并不是简单地将个别元素改变成符合中国人习惯的元素。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中,从中段展开对傅坚案件的叙述,这个变化实际上造成了从原著以靖子石神为中心的叙事到中国版电影中唐川在明、石泓在暗的对立叙事这一转变,唐、石二人的对立恰恰对应于物理学可见性与数学可见性的对立。在结局时,陈婧的忏悔和自首,产生了与石泓计算的强奇点对立的另一个强奇点,即情感的帕索斯的强奇点。这样,真正的张力是石泓的逻各斯与陈婧的帕索斯之间的张力。无论是东野的小说,还是苏有朋的电影,都将天平最终倾向了帕索斯一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刑法中“行政处罚”入罪要素的立法运用和限缩解释
    李翔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72-84.  
    摘要661)      收藏

     刑法中的“行政处罚”属于非典型的入罪要素,在刑事政策指导下,充当了扩大犯罪圈的“马前卒”。无论是法律拟制、刑法保障功能的论点,抑或是新的犯罪形态之论,都无法充分论证“行政处罚”作为入罪要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根据刑法谦抑性原则和刑罚轻缓化基本理念,在刑事立法层面上,应遵循行政处罚措施穷尽的基本原则,即以行为人受到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已用尽为刑法立法指导原则;在刑事司法层面上,行政处罚作为非典型的入罪要素不能单独完成行刑案件的界分,而应回归到个罪的罪质和罪量这一传统入罪标准,对刑事规范中“行政处罚”要素从刑法解释学上作限缩解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避害止争:快递收寄验视法律性质探究
    郑佳宁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85-95.  
    摘要546)      收藏

    收寄验视制度已成为从源头有效遏制禁寄、限寄物品进入寄递渠道的重要措施。收寄验视制度具有内容法定、双重功能和操作复杂的特点。其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的法律关系,在内部法律关系中,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享有对交寄物品进行检查、要求提供相关证明和拒绝收寄快件的权利;而对于寄件人来说,则须履行如实提供快件信息、特殊物品的告知和接受验视的义务。在外部法律关系中,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均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负必要的注意义务。当然,义务的履行离不开责任的确定,在责任的确定中,须依据义务的类型确定具体的责任,并依据过错程度,合理地分配企业与寄件人的责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IASB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修订:国际争论与思考
    任永平,巩满霞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96-106.  
    摘要939)      收藏

    随着IASB 2015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的发布, 关于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再次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 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具体概念与各国经济、文化、政治等会计环境有关。“如实反映”替代“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制度基础;“实质重于形式”“不对称谨慎性”应予以保留,以体现投资者保护这一基本精神;“重要性”“不确定性”宜处理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因素;质量特征体系应以约束条件、质量特征、质量特征成分、影响因素等为基础进行适当重构,以建立起概念明确、内涵清楚、功能匹配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我国内幕交易案件特征与监管缺陷#br# ——基于1998至2016年执法案件的思考
    李寿喜,汤鸯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107-120.  
    摘要581)      收藏

    该研究采集了1998至2016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内幕交易案件的所有处罚公告和法院判决,从内幕交易主体、内幕信息的界定、内幕交易的行政处罚、追究责任类型以及监管部门的执法效率这五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内幕交易案件的主要特征及监管机制存在的漏洞。近年来,我国内幕交易案件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公司内幕人员”是案发的主要群体,“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实施的案件数目剧增,并购重组是内幕交易的“重灾区”。但是,内幕交易发现概率低,执法周期长,总体处罚力度偏低,并且主要以行政处罚为主,刑事处罚较少,民事责任追究极少。因此,应尽快完善内幕交易相关的法律制度,同时加大发现的概率以及惩戒的力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传媒变革
    吕新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1): 121-140.  
    摘要758)      收藏

    新媒体时代的平台霸权与中国传媒变革之间的关系引人注目,但是迫于各种形势的压力而少有人道破真谛。BAT的发展存在其他外在因素的限制。今天传统媒体生态恶化,新闻、广告与新闻业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在今天需要新的理解。当平台垄断导致媒体“社交化”发生,主流媒体的“群众路线”与舆情市场化之间的悖论关系需重新界定。在这场逐鹿新媒体的博弈中,宏观政策的博弈能否实现共赢?今天更应该探讨的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利共赢的融合路径和政策。新媒体时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体现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为最广大人民所用。这既是中国媒体公共性的最大体现,也是最大挑战。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7)
    徐昕 黄艳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1-.  
    摘要557)      收藏

     2017年的中国司法改革,在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保障律师会见在押罪犯的权利等方面有所进展。但司法改革的“正当性”不足,民众对司法仍有较大不满。当务之急是消除司法改革的信任危机,提升民众对法治的信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信任机制:个体性被害风险聚集的现代性解读
    岳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23-.  
    摘要325)      收藏

    当前,网络已全面介入社会生活,但尚未有与此匹配的安全保障机制。因此而产生的个体性被害风险聚集的现象与网络活动中监视机制的缺位有密切关系。目前传统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信任机制并不能自动产生无缝对接,网络社会的信任机制呈现出了虚化状态。运用日常活动理论对个体性被害聚集现象进行的现代性解读表明,建构在虚化的社会信任机制基础上的世俗化网络极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因此,在建构多层级二元结构的现代监控机制和新型信任机制及运行中,现代社会治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无法明述的经验:李安电影的创伤哲学
    蔡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32-.  
    摘要482)      收藏

    李安的两部电影即《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探讨了创伤的再现形式与伦理追求。导演通过记忆重构的方式唤醒创伤的可视性,在其充满实验色彩的影像手法上,展现出独特的伦理视角:《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虚实交错的叙事结构与奇幻的想象,再现了一个少年黑暗的“成人创伤”(也即结构性创伤);《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3D 4K 120帧/秒的技术实验再现了由媒介、战争和民众构成的代理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在当代社会中的运行机制。这两部影片实现了从结构性创伤到集体性代理创伤的演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论虚拟表演的有机性
    周倩雯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45-.  
    摘要587)      收藏

    表演艺术通过对有机生命体运动的模仿,从而体现其有机性特征。虚拟表演是表演艺术的特定形态:在抽离客观现实的场景中,演员运用自身身体,展现生命的有机能动性,并赋予空间和交互以实际意义。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下,表演艺术的机遇与危险并存:机遇在于,动作捕捉和VR技术将虚拟表演作为新技术条件下必备的表演方式;而危险在于,当人类的感觉和想象过于依赖虚拟影像后,可能会逐渐丧失情感认知和行动能力以及在行动过程中展开的有机联系,而这将意味着表演的终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物联网分享还是人工智能垄断:#br#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数字资本主义
    刘方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52-.  
    摘要490)      收藏

     通过重构马克思工艺学批判理论,把对当今数字资本主义和各类极致技术的分析纳入马克思主义框架。工艺革命引发生产力革命。机械性劳动资料使物质生产之动力系统得以自动化运转。新型智能性劳动资料将使大机器体系之智力系统也得以自动化运转。动力系统与智力系统双重的自动化运转,将使作为“社会人的生产器官”之大机器体系完全发育成熟,人类生产力发展将达到极致。工艺革命还引发生产关系革命。当今商业化“局域物联网+人工智能+公司”模式力图将智能性劳动资料封闭、垄断起来并导致更快速积聚,劳动者智力也开始被排斥,劳动更彻底从属资本;而以3D打印机为工具的“万维物联网+人工智能+创客(个人)”则有望开辟出非商业化模式,呈现出开放、分享、碎片化、使劳动资料重新回到劳动者个人手中的新态势,“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劳动者之间超越交换价值的点对点的直接社会联系,以及劳动摆脱资本的进程已在工艺上被开启,资本主义更彻底地走向瓦解,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由此获得更加坚实的工艺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
    傅其林,张宇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66-.  
    摘要463)      收藏

    毛泽东于1942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本土话语,同时对世界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思想传播最为广泛的文章之一。该文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掀起过三次高潮。以这三次高潮(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至世纪之交)为线索,考察毛泽东《讲话》70多年以来在英语世界的接受转型,从而揭示英语世界汉学家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接受转变,以及这些转变所体现出的知识社会学的变迁和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文人土改: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革命实践与话语表达
    常利兵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79-.  
    摘要727)      收藏

    建国初期,各类知识分子不断奔赴各大新区参加土改运动,并写下了大量观后感、日记、工作笔记等,凸显了土改与知识分子之间多重复杂的历史关联。土改作为一种革命实践,知识分子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并由此建构出了一套话语,以表达对新时代、新政权的认同和思考。在当时政治意识形态的总体制约下,文人知识分子群体对土改的认识和看法,不仅有积极主动,也有难以适应的无奈、困顿,于是呈现出了同中有异的实践表达。这既是知识分子在走向新中国时的历史遭遇,也是革命年代的一种折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建国初期工农联盟的巩固——以1954年春节前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实践为例
    吴奕佳,李放春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97-.  
    摘要746)      收藏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工农联盟在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1954年春节前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工农之间的交往互动为主要实例,并结合1949—1954年其他地区的实践状况,可初步考察并呈现建国初期中共巩固工农联盟的具体途径、方式与策略。一方面,中共继承了革命年代的宝贵财富,将工农联盟实践与生产运动紧密结合;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推动工农互访与生产参观、工农联欢、工农座谈等工农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以及工农通信这一非面对面的互动,中共试图在巩固实践的过程中重塑工农对工农联盟的认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人内传播”再商榷
    聂欣如,陈红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109-.  
    摘要581)      收藏

    “人内传播”是我国传播学的五大范畴之一,这一概念尽管出现于早期的西方传播学,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从西方传播学的经典文献中逐渐消失。我国学者林之达、董天策等人在90年代曾对我国传播学界使用这一概念提出质疑,但没有引起学界的反响。“人内传播”在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认为在人体内可以形成一个传播系统,可以形成“主我”“客我”对话的互动传播模式。从认知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来看,在人体内形成传播系统的说法基本上不能成立,这一理论对于人类大脑思维活动的理解有简单化和二元化之嫌,与当今世界研究身心问题趋向于一元化的立场相悖,其依据符号互动理论所建立的人内传播模式与米德所提出的社会理论亦是背道而驰。据此,“人内传播”这一概念不能成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传播符号学视角中的福柯——社会互动与讯息意义
    李 敬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121-.  
    摘要608)      收藏

    传播学领域对福柯的研究兴趣一直持续着,尤其在新媒介技术勃兴的今天,数据库技术的使用对个体社会实践的影响成为讨论的热点。由于福柯思想的艰涩难懂,普遍存在的误读和不恰当的理论应用成为传播学基础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从传播符号学出发,通过“信息意义”和“社会互动”两大环节可以探寻福柯与传播学研究的理论交集:福柯对“信息撒播”与“社会实践”的理解,与传播符号学形成共鸣;而通过对作为“信息意义”与“社会实践”之内在逻辑通道的“规训技术”的层层解析,则可揭示出传播学对福柯理论的应用研究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跨界危机治理中的府际合作研究
    张玉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2): 130-.  
    摘要443)      收藏

    在各种因素叠加作用下,跨界成为公共危机常态,这给传统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带来挑战,需要对其进行跨界治理,而府际合作已成为跨界危机治理的核心议题。然而,当前跨界危机治理中的府际合作面临多重掣肘:“经济人”理性诱发的政府本位主义导致府际合作受阻;传统科层制强调的专业化分工导致政府部门间合作困难;行政区行政产生的区域分割导致横向地方政府间合作梗阻;行政性分权引发的中央—地方分权模式导致纵向政府间合作不畅。通过理念、体制、机制、法制等层面的革新,可以构建垂直、水平、部门三重互动的府际合作网络,有效化解当前跨界危机治理中的府际合作困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P2P网络借贷规制的证券法方案
    邢会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1-9.  
    摘要505)      收藏
    我国目前将P2P网络借贷划归为银行监管机构管辖,这是一个望文生义的错误方案。P2P网络借贷产品大部分符合“投资合同”的要件,应属于“证券”,应由证券监管机构进行监管。P2P贷款具有去中介化的性质,属于直接融资而非间接融资,因此,银行监管机构不能对其进行审慎监管。由于P2P网络借贷产品的发行人没有牌照,因此,地方政府无法对其进行机构监管。此外,由于银行监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型存款机构进行审慎监管,根据“双峰监管理论”,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是两种性质和风格不同的监管,因此,银行监管机构对P2P网络借贷进行行为监管也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千里走单骑》中的景观表现传统
    劳伦斯·西蒙斯1,刘咏2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10-20.  
    摘要535)      收藏
    电影叙事和景观呈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情况下,电影中的景观呈现都会被边缘化,仅仅作为背景用来营造故事或场景氛围,因此没有一种电影类型像绘画那样被称为景观片。影片对景观的描写可以超越传统背景的意义,具有前景效果,成为阐述民族文化特征的一个有效手段。以当代西方电影理论和传统东方山水绘画原理为理论背景,分析景观扮演前景角色的七种不同形态:形式元素,情绪描写,人物塑造,故事讲述,多点视角,意识形态以及历史关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虚拟现实视域下科教影视的创作突破
    廖亮1,花晖2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21-30.  
    摘要370)      收藏
    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与成熟,为影视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基于沉浸性、互动性、想象性这三大重要属性,现有虚拟现实在视觉体验上,已经打破了传统影视的边框禁锢,将沉浸感推上新的阶段;而大量互动元素的加入,更将观影过程中的控制权限交给了观者,从而形成了带有游戏性质的观影探索进程。这种全新的影像表现与信息交互途径,无疑为科教影视的创作与传播开辟了新的天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强调奇观效果的科教影视可以增进感官刺激,同时在形式上真正达至寓教于乐的科教效果。随着多元官感、多屏互动、群落社交以及人工智能的进一步融汇,虚拟现实技术将塑造全新形态的科教影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改制与革命 ——汉代《齐诗》学兴废考论
    曹建国,唐艺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31-43.  
    摘要610)      收藏
    在汉代今文三家《诗》学中,学界于《齐诗》用力最勤。关于《齐诗》的议题也最多,然而无论是《齐诗》和谶纬关系,还是《齐诗》的兴衰亡佚之缘由,都有重新讨论之必要。实则在汉代《诗》学派别中,《齐诗》最具“革命”之精神。它最先主动接受阴阳五行学说,与新莽朝的积极合作,都是“革命”精神的内驱力主导下的结果。而它最先退出历史舞台,也和汉世“革命”精神之衰微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文选集注》中江淹杂体诗的研究价值 ——兼论先唐文本的研究方法
    宋展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44-55.  
    摘要390)      收藏
    先唐经典文本具有不稳定性和衍生性,需要利用诸多版本及注本的比较与互参进行综合研究。以《文选集注·江文通杂体诗》为例,其序文及注解、正文的异文、篇题的变化、李善注及各家注本的多维诠解、注本所引亡佚文献等,不仅对于勘定原文、补充文学史料具有意义,而且对于探寻汉晋诗歌艺术风格及其经典化进程也颇有裨益。通过《文选》早期钞本、刻本的比勘,可以尽量追溯文本的原貌,利于整理并校订中古集部文献,同时也应当尊重文本的开放性及多样性,注意文本形态流变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关注文本流变及其生成机制,充分利用集注本及历代注评本,并从多元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正文、注文及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古代文学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政府在破坏性创新及新兴产业 崛起中的作用研究
    单娟1,董国位2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56-64.  
    摘要454)      收藏
    源自新兴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活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政府在破坏性创新中所起的作用在目前的研究中较少涉及。以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为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政策和创新特征的匹配能够加速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政府若想更有效地实现技术追赶策略,应培育和引导破坏性创新的产生与发展。基于政策视角下的破坏性创新及新兴产业演进路径的研究,为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有效实现技术追赶战略及促进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技术进步对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 中介作用 ——基于不同企业性质和行业性质的视角
    肖怡清,陈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65-77.  
    摘要460)      收藏
    文章以2012~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企业性质和行业性质视角进行讨论,剖析了技术进步对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过度投资会显著加剧企业产能过剩,而技术进步会显著抑制企业产能过剩;(2)技术进步对于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中介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显著不同,对于非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可以通过阻碍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企业产能过剩,但这种中介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并不适用;(3)产能过剩行业与非产能过剩行业由于行业供需关系的不同特质,使得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在产能过剩行业呈现为“部分中介”,而在非产能过剩行业呈现为“完全中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论机器人的法律人格 ——基于法释义学的讨论
    陈吉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78-89.  
    摘要597)      收藏
    机器人及更广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在现行法上并不具备主体地位。但民法主体呈现扩张的趋势,赋予机器人主体地位在法律技术上并无障碍。域外法对于机器人主体资格的讨论存在客体说与主体说两种观点。客体说中存在产品责任说和类推适用动物说等不同路径,而主体说中亦有代理说和电子人格说等不同论证方法。但客体说无法应对机器人的迅猛发展及智能化趋势;而主体说没有顾及人工智能尚处于弱人工智能的现实。在现阶段,我国对机器人法律人格的讨论应以实定法解释论为基础,在坚持人工智能为客体的原则下,运用拟制的法律技术,将特定情形下的人工智能认定为法律主体,从而为应对、引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法律主体基础。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CISG视角下违约获益追缴制度探析
    张阳,王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90-101.  
    摘要543)      收藏
    CISG是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领域的重要公约。为了调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领域的纠纷,CISG构建了一套以违约损害赔偿为基础,以返还和具体履行为补充的违约救济体系。尽管这套救济体系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均颇为有效,但对于特定类型的案件却显得有所不足,尤其是当守约方遭受的损害难以证明,且违约方又通过恶意违约而获益时。违约获益追缴制度的引入有助于弥补公约的相应不足。尽管两大法系就违约获益追缴制度尚存在不同认识,但这并不妨碍公约的解释与适用。CISG视角下违约获益追缴制度有两种潜在的实施路径:其一,将违约获益作为损害计算的基准和考虑因素;其二,基于诚信原则引入违约获益追缴,并视之为独立的违约救济方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明代江南造物设计中 士匠互动的再估计 ——兼述工匠精神
    刘森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102-114.  
    摘要557)      收藏
    明成化年后,以银代赋政策的实施以及江南社会经济和城镇的持续发展,激发了工匠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如琢如磨的态度和精工精致的精神得到响应,从而在市场中确立了品牌。基于知识下沉和交谊治生之需,士夫亦投入物质建构中,由此显现了士匠群体间互动的缝合效应。文章探究其互动的社会基础、形式、特征、效应和传播形式,聚焦各自的优长和局限,厘清其广度、深度、范围和边界。该研究认为,明代江南造物构建了近世的设计高地,士匠缔造了亘古未有的合作黄金期,共同模塑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翻译与中国近代法学语言变革 ——以黄遵宪译书为例
    吴苌弘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115-123.  
    摘要495)      收藏
    黄遵宪选择翻译日本立法文本,不仅是出于外交使命,也因为他意识到翻译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有效手段。黄遵宪通过比较、选择、解释等一系列翻译方法及策略,尽可能使汉字术语在汉语系统中再生,从而实现达旨之目的,不仅对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改变整个中国法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基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日常语境下的让步知识归赋难题: 阐释与消解
    周祥,刘龙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124-133.  
    摘要392)      收藏
    让步知识归赋语句直觉上的矛盾性已构成知识论和语言哲学领域的一大难题。通过深入剖析“让步知识归赋难题”的缘起及其症结所在,依循知识等级论和语用恒定论的阐释路径,可以表明,知识归赋断言只是表达一种知识主体(部分)确定的含义,或一种能够排除“相关的”出错可能性的含义,且这种含义可以通过让步小句予以合理取消。这种语句表面上的前后矛盾,或可通过补充程度指示语或对“知道”做出非严格性用法的解读加以消解。这个初步结论也为我们的实验数据所佐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伊恩·麦克尤恩《蝴蝶》中的城市之熵
    申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3): 134-140.  
    摘要711)      收藏
    当代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短篇小说《蝴蝶》中刻画了伦敦能量流失且信息熵匮乏的城市熵增状态。“地下世界”的在场、狄俄尼索斯的复返、社区效能的弱化使作家形塑的城市地质空间、主体心灵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呈现出荒芜、诡异、封闭的熵化特征,反映了发展与衰落、文明与野蛮、移情与区隔之间的角力,影射出城市从混乱到湮没的可能性。作家对城市之熵的书写是“恐怖伊恩”时期的特定产物,指向了其创作早期对与启蒙精神相契合的“线性进步观”的质疑,对城市命运的追问及对城市边缘主体生存境遇的隐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贸易潜力与中俄经贸合作的天花板及成长空间问题
    徐坡岭,那振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4): 1-16.  
    摘要569)      收藏

     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与两国关系和潜力不相称这一判断值得怀疑。现有测算贸易潜力方法存在诸多逻辑问题,据此估算出的中俄两国贸易潜力不能准确反映两国的基本国情。从资源禀赋特征、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对开放贸易的依存关系看,中俄经贸合作存在“天花板”限制,其存在于包括双边经贸总额、经贸额占中俄各自外贸的比重、经济产出结构以及中俄双方对外经济战略的差异中,并决定过往中俄经贸合作的现有水平和成长空间。俄罗斯经济发展积累的问题和未来的经济政策方向,是考虑未来中俄经贸合作成长空间的基本依据。大项目与能源合作、投资合作、金融合作以及中间品贸易合作是未来中俄经贸合作的主要空间,也是两国政策互通与合作的重要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美国扩大美元交易域外管辖对中国的挑战及其应对
    石佳友,刘连炻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4): 17-33.  
    摘要461)      收藏

     美元域外管辖的扩大使得多家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触犯美国单边经济制裁立法、《反海外腐败法》而受到美国制裁。在美国通过美元连接点扩大域外管辖的背景下,“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成为一种趋势。随着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人民币将在国际结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贸易中人民币被认为将成为美元的替代货币。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考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如何建立起配套的金融监管制度;同时,“去美元化”进程中中美两国利益的冲突、中国的战略选择也对我国立法者、政策制定者提出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美国基于美元交易建立域外管辖的立法、司法实践,将为我国完善金融监管立法带来思考与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理智与情感:杨德昌的情感困惑与作者立场——杨德昌及其电影研究
    万传法,田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4): 34-43.  
    摘要541)      收藏

    杨德昌在处理理智与情感时,表现出强烈的作者在场。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理智与情感交织的结果,是作者自我冲突的典型呈现。这是一种典型的介入式写作,这种写作方式,由于多倾向于对自我历史、自我情感、自我情绪等的反刍,从而呈现出一种自我氧化的效果。杨德昌正是通过这种包浆式写作,使其作品具有了一种非凡的光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戏法片与早期电影的身体耸动性
    陈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4): 43-52.  
    摘要633)      收藏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早期欧美电影表现出鲜明的吸引力特征,尤其戏法片借由停机再拍、二次叠印等技巧以及魔术斗法、异域表演、亡魂厉鬼等内容,带给观众强烈的耸动性体验。早期电影(尤其是戏法片)对于身体耸动性的展示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其中不断变幻的“花招”和“幻象”,作为身体感官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为早期观众提供了适应快速变化的都市现代性的途径和契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数字资本主义:“证伪”了《资本论》?
    白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4): 53-60.  
    摘要666)      收藏

     数字资本主义借助于网络技术和数字信息,实现了资本主义存在方式的数字化生存以及资本的持续积累和不断增殖。表面上,资本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及剩余价值的获取不再取决于劳动,而取决于信息和技术。实际上,数字资本主义以经济学革命的名义掩盖了私有化生产方式,以技术决定论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以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掩盖了剥削,以资本积累掩盖了贫困积累和不平等。在数字资本主义这里,资本主义之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私有制和价值规律没有变。所以,数字资本主义依然处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问题域之中,它并没有证伪和否定《资本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