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5-15
    学术热点研讨
    论人的双重本性及其现实启示
    祁志祥
    2013, 30(3):  1-14. 
    摘要 ( 16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性问题既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既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绝对圆满的人性阐释也许很难,但基本可行的人性答案大体可寻。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的共同属性构成人的基本属性;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属性构成人的特殊属性。人的动物属性主要由食、色构成,具体体现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好生恶死、欲壑难填等形态,有为恶的自然倾向。人的特殊属性有多种形态,根本的特殊本性是意识、智慧。人为善的道德意识、利他的社会属性、有意识谋生的劳动特性、形而上的文化特性以及君临万物的高贵特性都是建立在大脑意识机能基础上的后起属性。人的二重属性,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全面、准确认识人的双重本性的形态、特点,对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人生问题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亚当·斯密《道德情感论》中的仁论
    周国正
    2013, 30(3):  15-26. 
    摘要 ( 10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论》把道德理论建基于人类的同感(sympathy),这种诉诸自然人情而非抽象理性的取向与儒家仁论非常相似。有学者指出,亚当斯密可能受到孟子的影响,但未详言。以亚当·斯密的学术交游为始点,探讨书中论点与儒家仁论的会通,涉及以下各点:同感(仁)、推己及人、以自然感情作道德标准、应然义的“人”、无待于外的内在价值、天道、普世价值等。
     
    影视理论研究
    电影明星的身体呈现与视觉政治                            
    陈晓云, 缪贝
    2013, 30(3):  27-37. 
    摘要 ( 12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影明星研究,联系着生产、消费、产业、批评等不同维度。电影明星于银幕内外的身体呈现,构成了明星研究的基础维度。身体是明星形象建构的物质基础,是明星通过电影表演与文化表演建构其明星形象的关键所在。身体既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媒介、产业、受众等宏观因素制造与操控明星形象的重要物质基础,也由于它与演员之间的亲密性,可以轻易地被演员自身使用。演员与其身体之间,形成了一种颇有意味的关系。在电影明星的身体表演中,脸由于其丰富的表情达意功能,加之特写镜头的出现与广泛使用,使其成为演员身上最重要的表意元素。电影明星在身体与布料之间的摇曳关系常常呼应着电影历史、电影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并显现为与各种权力机制的博弈关系。身体修饰作为明星身体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与大众趣味之间产生共鸣。明星身体问题勾连着电影历史与电影观念的变迁以及大众趣味的变化,而其与各种权力机制之间的博弈,形构了各种意味深长的社会文化话题。
    冷战思维和美国科幻片中的
    外星人建构                             
    聂欣如
    2013, 30(3):  38-47. 
    摘要 ( 12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美国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建构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960年代之前的外星人,除了个别的例子之外,基本上被表现为侵略者、敌人,这显然是受到了冷战思维的影响。1970至1980年代的外星人大多数都表现得善意和友好,这与美国1960年代的文化变革运动和越南战争的结束关系密切,世界电影在那个时代都具有反传统和反思的特点。1990年代之后的外星人表现有两个特点,一是延续前一时期善良无害外星人的传统,并有所发展,表现外星人中有好的也有坏的。二是回到1960年代之前的表现,简单地将外星人描写成他者、敌人。这一回潮与冷战的结束有关,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需要寻找新的敌人,有些影片甚至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文化中国的影像建构及其矛盾
    ——论李安电影的中国想象                            
    向宇
    2013, 30(3):  48-59. 
    摘要 ( 1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李安电影继承了1950—1970年代港台国语电影的离散想象,试图通过文化中国的建构来吸引散居全球的华人社群。其影片对标志差异的文化符码的运用、泛中国空间再现和泛华人父亲形象建构,无不指向一个跨越地缘政治分野的文化共同体——文化中国。在本质上,文化中国想象可以视为一种权力话语、一种文化政治工具。一方面,它是李安与多元文化世界的其他文化主体性对话的方式;另一方面,它也是李安与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各种建立在地区经验基础上的文化想象进行对话的手段。因此,李安电影的中国想象一方面诉求于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另一方面又试图超越中国内部的差异。尽管这两个方面都意味着李安电影必须诉求于一种本质化的文化想象,但其电影的生产和接受却表明,文化中国的想象并不能超越多元化、差异化的华人身份和华人经验。 
    经济学
    国有经济预防腐败监督制约
    体制改革策论                            
    李济广
    2013, 30(3):  60-76. 
    摘要 ( 19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有经济腐败现象严重的基本原因在于诸多监督制约的具体制度不科学,如:种种非科学观念和工作机制造成和容忍了“一把手”的个人专断权;国有企业监督体制设置形式主义严重,所有者基本被置于监督制度之外;经营管理制度漏洞多、不严密;对国资监管人员权力运用的制约不严格、无力度。有效遏制国有经济腐败现象及其他不合理行为,必须根据公有制的本性,按制衡有力、制度严密、监管民主的原则,对国有经济预防腐败监督制约体制实施革命性变革:以权制权,革除个人专断的制度性基础;民主反腐,所有者(人民群众)分享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国家对企业进行制度干预,堵塞滋生腐败的制度性漏洞;制约国资监管的政府官员,国家规制监管科学化。国有经济监督机制改革,必须澄清一些思想误区,如“企业家”迷信、“政企分开”迷信和“反对政府干预”误区,“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迷信、“国家”迷信和“所有者代表”误区等。
    历史视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演进与理论溯源                            
    胡慧芳
    2013, 30(3):  77-86. 
    摘要 ( 8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今中国经济领域的新课题和热课题。 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故而产生了一些诸如概念炒作和“新瓶装旧酒”的质疑声。基于历史视角,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中,结合动态演化的时空条件和有意识的能动选择,找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依据和经济理论根源,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理论界和实践中的困惑,统一认识,坚定不移地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分必要的。发展演化经济学可谓正当其时。
    文学
    文艺与政治的撞击(上)                            
    吴中杰
    2013, 30(3):  87-109. 
    摘要 ( 10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革开放之后,对于“胡风反革命小集团”案的冤案性质,大家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但由于某种习惯性思维作怪,有些人总觉得胡风的文艺思想与主流意识不合,因而还是错误的。但是,判断一种思想的正误,不应以另一种思想作为标准来衡量,而应该用实践来加以检验。几十年来文艺实践检验的结果证明,胡风的文艺理论更符合文艺规律。他坚持着鲁迅文学道路,发扬着五四文化精神,对中国新文学起着推动作用。胡风虽然被打倒了,但后来的作家们针对现实情况所提出的种种文艺理论观点,大都是胡风理论的再版和发挥,这也可见胡风理论的现实意义。由此文艺实践出发,需要重新评价胡风的文艺思想。
    文学研究
    学术之小说与文体之小说
    ——中国传统小说观念的两种视角                            
    王齐洲, 王丽娟
    2013, 30(3):  110-121. 
    摘要 ( 19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汉志》是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角度著录小说家的,其判断标准是政教学术,而非文学或文体。在说话伎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俗小说,是以审美娱情作为追求的一种新文体,有明显的文学文体特征。学术视角与文体视角并非截然对立,其所对应的文本形式常有交叉。两种传统和视角的撞击与融会,使得中国小说观念错综复杂。小说史研究理当尊重历史,努力揭示古人小说观念的实际内涵。
    休闲时代的审美契机: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启示与未来                            
    于云
    2013, 30(3):  122-130. 
    摘要 ( 1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休闲学视阈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具有极大的盲目性。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质是日常生活休闲化。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之所以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界、美学界以及整个文化界引起剧烈的争论,症结在于对审美概念的误用。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日常生活休闲化是当下现实的特征,而断言日常生活已经审美化为时尚早。坚持休闲的审美指向,不断把日常生活休闲化提升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在休闲学领域的意义所在。
    法学
    审判方式视角下刑事
    二审程序的制度功能
    ——兼评新《刑事诉讼法》第223条                            
    刘玫, 耿振善
    2013, 30(3):  131-140. 
    摘要 ( 11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审判方式与审判制度功能之间存在天然联系。对制度功能不同方面的侧重会外在地体现为对审判方式的不同要求,审判方式的实际适用情况又影响甚至决定着制度功能的实然状况。新《刑事诉讼法》继续保留了全面审查原则,对刑事二审的功能定位基本没有调整,但改变了刑事二审“开庭为原则、不开庭为例外”的规定,明确了二审应当开庭的情况,制度功能预期与审判方式之间存在一定错位。根据我国刑事二审制度功能定位,审判方式的具体适用应注意严格把握不开庭审理的条件、规制二审法院选择审判方式的裁量权、保障开庭审理质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