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15
    影视理论研究
    “本党电影宣传”与“民族国家建设” ——1927—1949年间国民政府的电影传播及其历史命运
    李道新
    2013, 30(1):  1-18. 
    摘要 ( 1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27—1949年间,国民政府试图以“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和“抗战建国”、“戡乱总动员”等思想策略以及教育电影的理论与实践、官营电影的制作与放映等推动民族国家建设。在此过程中,一批国民党官员、文人和各领域专门人士,通过函件宣言、演讲报告与发表文章、身体力行等方式,为国民政府的电影传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各级机构发布有关电影审查、文艺奖励与文化发展、文艺宣传的函件、法令、纲领和议案,成立电影检查委员会、电影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关章程、规则、条例和标准等,来检讨国产电影的封建伦理道德,抵制欧美电影的辱华行径,防备苏联电影的“革命”思想,清除左翼电影的“阶级”意识,并以“党化教育”与“文化统制”的积极姿态行使中央政权在电影传播领域的使命和职责。当然,由于政治、军事、经济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原因,民政府的电影传播制度始终未能达到其预期的深度、广度和效能。
    上海早期电影理论与城市文化建构 ——论上海早期电影理论的演进及对当下的启示
    金丹元,游溪
    2013, 30(1):  19-30. 
    摘要 ( 10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上海不仅是中国早期电影与电影理论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展示自己、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上海早期电影理论在其自身的发展演进中有一些悖论现象,同时积极参与上海城市文化的现代性建构,与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密切关联。今天反观当时早期电影理论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深刻认识早期电影理论对当今电影理论的发展、当下中国电影理论与智慧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对加深两者的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热点研讨
    关注“幸福”何为?
    郭春林
    2013, 30(1):  31-39. 
    摘要 ( 2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幸福”是近年中国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颇为关注的对象。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却往往被忽视。实际上,对“幸福”和“幸福感”的关注常常与价值观危机密切相关。资本主义常常将“幸福”划定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实际上幸福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当代中国的幸福观经历了两个差异极大的发展阶段,对当代中国幸福观问题的讨论理应将之置于现代中国/革命中国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
    经济转型背后的幸福悖论:论当代上海佛教的信仰性格
    成庆
    2013, 30(1):  40-51. 
    摘要 ( 10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高速转型,新兴的白领中产阶层与社会精英群体在个人财富与生活水平方面均有了显著的提升,改革开放30年过程中的强烈的利益追逐冲动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但在这样的转型背景下,中产阶层与社会精英阶层又开始面对各种新的心理危机,如高强度竞争环境下的意义危机感,以及生活富足之后生命目标的迷失等等,这些成为新兴社会阶层在“幸福感”方面的主要关心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开始进入他们的视野,并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但是这种盲目急切的信仰投入却同时带有世俗化与泛文化的特色,并且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形成了当代上海佛教信仰的主要性格。
    社会学研究
    中国改革及其信仰转型
    李向平
    2013, 30(1):  52-66. 
    摘要 ( 10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备受关注,而与此紧密联系的信仰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方面讨论与焦虑的核心。在超越了固有宗教学领域的基础上,作者扬弃了像“宗教”这样的词汇,代之以“信仰”概念,并且从信仰社会学维度反思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诸问题。当前中国涌现出的以民族民粹主义、国家主义、政党基要主义为特征的三大信仰思潮,均与经济发展语境下信仰结构未能转型密切相关,由此构成了当代中国的瓶颈式改革难题。究其问题根源,主要在于以“主义信仰”为特征的革命党信仰模式尚未完成向执政党信仰转型,难以宪政民主践行信仰。为此,中国信仰之最彻底的问题,乃是公共权力的信仰核心,应是基于公共权力祛魅之后的理性化,超越“信仰论政治”模式,建构政党国家对法律与宪政的信仰,进而使信仰转型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与深入改革的深层动力。
    中美教育公平关注重点的比较研究
    窦卫霖,宋桂霞
    2013, 30(1):  67-78. 
    摘要 ( 9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中美著名教育杂志《教育研究》和《哈佛教育评论》关于教育公平问题论文(1994—2010)的比较研究表明,教育公平问题在中美两国都受到高度重视。但由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不同,对教育公平的关注重点存在明显差异。中国聚焦于农村教育和高考制度,研究取向上注重政策评论和宏观研究;美国聚焦于种族教育、女性教育和特殊人群教育,研究取向上注重政策调查和微观教学研究。我们从中可获取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若干思考和对策建议。
    影视理论研究
    文化资本与角色转变 ——基于清末民初时期画家群体的知识社会学研究
    黄剑
    2013, 30(1):  79-85. 
    摘要 ( 13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画家群体的社会角色在清末民初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士人”或“匠人”转变为专门以绘画为志业的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借助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可以揭示出绘画知识的形态和价值在那段时期所经历的嬗变历程及机制,包括正当化、学科化和神圣化三个方面,从而最终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化资本,促进了中国画家社会角色的转变。
    宗教学研究
    解放神学运动中的神义论转向 ——以《解放神学》为例
    郭长刚,张琨
    2013, 30(1):  86-95. 
    摘要 ( 16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解放神学在面对当时拉美的社会问题时,对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学说进行了打破常规的运用,以致被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其实,在解放神学诉求马克思主义的表象之下有其内在的神义论逻辑。
    管理学研究
    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与成效
    张恒龙,毛雁冰,秦鹏亮
    2013, 30(1):  96-110. 
    摘要 ( 1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所履行的职责,体现了政府的行为方向和基本任务,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执政党执政理念重大调整在政府层面的体现,是对构建和谐社会方针的呼应与落实,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共服务与管理改革的方向。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这场改革的目标,也是检验其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需要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所实施的财政政策以及成效等方面来对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态势进行考察。
    科研导向下绩效工资的倒“U”效应
    马君,山鸣峰
    2013, 30(1):  111-124. 
    摘要 ( 1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种种迹象表明,高校陡峭型薪酬结构难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建模和系统仿真揭示,高校科研导向下的绩效工资激励具有典型的“倒U”效应,最佳薪酬结构在于保持固定工资与弹性工资比例为7/3左右,才能有效平衡绩效工资的“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结合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研究发现,由于当前收入水平无法体现其人力资本特性,我国高校薪酬模式正陷入一个制度困境:默认或缺乏对“体外”收入的有效监管造成工资结构倒挂。创建去功利化的高校薪酬制度必须提到国家战略议程,本文认为,与其诉诸巨额成本矫正绩效评价信息扭曲,不如通过强化基础绩效工资的功能和比重以改善薪酬结构,在逐步提高高校薪酬水平的基础上促使薪酬曲线从陡峭型向平缓型转变。
    文学研究
    论邹祗谟的词学思想
    陈丽丽
    2013, 30(1):  125-131. 
    摘要 ( 9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词体是词学重要命题,“推尊词体”是邹祗谟词学思想的主要内容。邹氏对词体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注重词韵、词调的规范,强调词的言情功能,提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追求寄托。其“不以倚声为卑格”之说,为清代词学的词体推尊喊出了先声。
    论“认同”的文学话语建构
    陶国山
    2013, 30(1):  132-140. 
    摘要 ( 1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认同是形塑人之为自我,民族之为集体自我的一个关键概念。晚近以来,寻找认同建构的有效路径,进而解决认同(或身份)的危机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语言、话语是认同建构的基础性要素与前提条件,而文学所具有的想象、虚构、情感等功能在认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学叙事既是人们之间特定的情感方式的呈现,又是作为想象共同体的民族形式的再现。文学不仅以其表意实践(话语)的形式呈现文化认同,文本本身也是对认同的表征与叙述,认同在文学及其文化关联中得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