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15
    中国问题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若干思考
    李艳芳, 张忠利, 李程
    2016, 33(1):  1-12. 
    摘要 ( 5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动低碳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表现。但是,我国现有法律并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而大量旨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的政策则缺乏法律依据,这迫切需要国家进行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气候变化专门立法不仅具有政策基础,也能够从国内相关省市低碳发展试点的实践经验以及国外相关立法和实践中获得启发,因而具有可行性。气候变化专门立法应当采用综合性立法模式,以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法”为最优选择。在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法”存在难度的情况下,则可以先分别制定所需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对简洁、立法协调难度较小的“低碳发展促进法”和“适应气候变化法”,或者由国务院制定法律效力较低位阶的“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对外政策视角下的
    欧盟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方略
    柯坚
    2016, 33(1):  13-26. 
    摘要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持续发展是欧盟的基本战略目标及其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维度。以探究欧盟可持续发展对外政策演变轨迹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因、外因为基础,从欧盟可持续发展对外政策的宏观视野出发,可分析和探讨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方略。具体包括:将气候变化议题融入宏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倡导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的方法,主张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合作机制及其国际法规范的确立,采取更加灵活和务实的气候变化立场,将气候变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予以通盘考虑并对发展中大国与不发达国家予以区分等方面。
    《大气污染防治法》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控制体系的评析
    赵俊, 孙宋龙
    2016, 33(1):  27-34. 
    摘要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温室气体控制是否应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畴,一直都有争议。不应将温室气体控制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畴,这不仅是由于温室气体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也是由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决定的。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能源生产等“上游活动”和公众生活消费等“下游活动”。我们应对其进行上堵下疏:一方面力促清洁生产,另一方面倡导低碳生活,将市场机制与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多管齐下共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必要将温室气体控制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畴。
    关键词:
    影视理论研究
    侯孝贤的“反骨”:从《刺客聂隐娘》看其电影的东方美学意蕴
    林少雄
    2016, 33(1):  35-46. 
    摘要 ( 8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侯孝贤的电影,始终在以“反电影”的方式进行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察、生命思考与影像呈现。具体表现为反动为静、反言如默、反虚入实、反西归中、反武以文,从而形成了其影片“无导演的导演”、演员“无表演的表演”、关注“前因后果无情节”的特征。这一独特风格及影像叙事语法的形成,既与导演的生活阅历、生命体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又与导演对电影艺术本质的体认有关,更与导演所处的华夏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及东方文化对人生的洞察理解有关。正因如此,侯孝贤电影以其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人文关怀与浓郁东方美学意蕴的影像表述,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解构与重建——当下我国电影生产问题研究
    罗坚, 陈舒盈
    2016, 33(1):  47-55. 
    摘要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文化产业的振兴、高科技和新媒介的变革、市场机制的推动,使我国电影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产业效应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文化资本、市场竞争和文化消费语境等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电影生产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走向。当下我国电影产品的商品属性与人文价值、视觉符号与现实生活的差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不断加剧;我国电影生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济利益至上、狂欢化娱乐盛行以及现实的碎片化等偏颇,由此所形成的外在解构和内在重建的压力,倒逼着我国电影生产的发展转型和升级跨越。成为当下我国电影生产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下我国电影生产,应立足传统,直面现实,通过品牌的创建和打造以及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优化电影文化生态,促进电影生产的“绿色”“低碳”和“环保”,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发展转型和升级跨越。
    新世纪以来“纪实与真实”问题研究之述评
    陈树超
    2016, 33(1):  56-66. 
    摘要 ( 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纪录片与真实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争论至今。真实一词一方面逐渐负载了人们对纪录片太多的理解与期待,另一方面由于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反而变得愈加空泛。该问题的重要性使诸多纪录片的理论问题无法绕过它,同时又由于真实概念的泛化,使得纪录片本体阐释随意。也正因如此,才更应当严肃、详细地析出真实一词在纪录片理论话语体系中的思想负载,而不应持一刀切的态度。从清理21世纪以来“纪实与真实”的观点入手,或可清晰地勾勒出当下纪录片理论研究的地形图。
     
    政治学
    海外基地:郑和下西洋历史经验与现代启示
    沈瑞英
    2016, 33(1):  67-77. 
    摘要 ( 6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纵论历史,一个国家海权的拓展无不依赖海外基地之战略支撑,因此可以说,强大的舰队是海权的核心力量,而确保与控制海上重要航路、战略通道安全就必须依托海外基地。海外基地是海权战略的关键要素、支柱和基石。明代中国郑和下西洋对海外基地深谋远虑的筹划布局和周密细致的部署经略,成为明朝海权战略的强有力支柱,维护与保障了明朝的海洋权益,扩大了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同时,郑和模式的文明海权战略比之西方剑与火的殖民主义海权,对现代海权的构建更有中华文明深刻的启示和意义。当前中国要维护与保障国家海洋权益,并承担大国责任与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就必须建立以国际安全与和平为目的海外基地。
     
    内幕信息交易型腐败:一种新的腐败动向
    陈尧, 段伟
    2016, 33(1):  78-90. 
    摘要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在金融、证券市场以及政府规划、公共项目等领域出现了一种以经营性内幕信息和政策性内幕信息为交易对象的腐败。这种内幕信息交易型腐败以其复杂性、隐蔽性强而难以察觉,也因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管而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腐败形式。内幕信息交易型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转型期发展主义模式下政府对市场不合理的干预和权力行使的不规范有着紧密联系。充分认识内幕信息交易型腐败所带来的危害,从制度上完善对内幕信息交易型腐败的监管,尤其是落实政府官员的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此类腐败。
    文学研究

    近代上海报载诗歌的叙事研究——以《字林沪报》为例
    何宏玲
    2016, 33(1):  91-104. 
    摘要 ( 5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代上海的都市化和现代报刊业的发展,促进了诗歌载体的多元化。报纸的文艺副刊登载了大量诗歌作品。报载诗歌自1872年《申报》刊发诗歌起始,至《字林沪报》在1887至1891年设立诗歌专栏而达到高潮。诗作者立足于当下生活,书写旅食沪滨的交游与经历,描写城市风情与习尚变迁,使诗作呈现出独特的“上海情境”,同时,也成为上海新型文人群体汇聚历程的记录。报载诗歌的情境叙写,无论是消闲题材,还是语言风格的通俗化,都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而在报刊传播的语境中,即时性和在场感,更是作品的显要特征。
     
    法学研究
    国家安全视野下环境犯罪治理途径探寻
    刘彩灵
    2016, 33(1):  105-113. 
    摘要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视野下,环境犯罪的治理依赖于国际与国内两个途径。国际合作方面,充分利用国际刑警组织平台,实现环境犯罪资料互通与追捕、通缉、引渡上的通力合作;实现国家间刑事司法协助的全方位与有效性,排除国家之间在打击国际环境犯罪上的障碍;加快加入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步伐,以争取拥有更多话语权。国内法方面,构建以生态法益为中心的环境刑法体例,实现环境刑法的独立;秉行重刑主义原则,兼顾惩罚犯罪与恢复环境二元化功能,充分发挥刑罚的多重作用;运用疫学因果关系证明方法以及过错推定规则,走出环境犯罪司法认定上的困境。
    关键词:
    “版权作品使用共识”与参与式文化的版权政策环境
    尤杰
    2016, 33(1):  114-127. 
    摘要 ( 4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用户创造内容”为代表的参与式文化形态与现代版权保护体系之间产生了冲突,但通过对近年来北美立法及司法机构关于使用版权作品的法律规定及判例、版权产业适度放松版权保护而成就的新型营销乃至盈利模式以及参与式文化创作者群体自发形成的准版权规范进行梳理,发现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原则性的“版权作品使用共识”。这为我们考察如何为参与式文化的有序繁荣构建适宜的版权政策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
    文化研究
    作为治理技术的博物馆
    ——托尼·贝内特的博物馆政治思想
    徐小霞
    2016, 33(1):  128-140. 
    摘要 ( 9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代文化研究著名代表人物托尼·贝内特率先用治理性视角考察博物馆的文化政治。他基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博物馆文化政治研究,在对博物馆内的权力属性、运作方式的把握和对博物馆社会功能的独到理解上,均有非凡的开拓创新和贡献,为当代文化批判视角下的博物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参照依据。其博物馆文化政治思想已成为当代博物馆研究的基本范式之一,正产生着世界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