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3-15
    特稿
    经典的力量: 中国传统的现代去路 ——从汉代经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献传统形成的影响谈起 
    谢维扬
    2011, 18(2):  1-15. 
    摘要 ( 1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献在整个古代生活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构成中国古代的文献传统。其最高表现是特定文献的组合即儒家经典,不仅是人们行为目标和规范的最高说明,而且是表明国家活动合理性和国家权力合法性来源的终极依据。汉代经学的发展对这一传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包括通过立五经博士而使六艺被置于特殊地位,以及通过对儒学形上学的建设和强化对儒学的经世的运用使儒家经典组合最终具备指导国家政治和国民生活的至高品质。古代文献传统本身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已不存在。学术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典的永久价值在于脱离原本纠缠的形态而显示古代中国认知本身所达到的成就。

    影视理论研究
    现代电影理论的建构 ——重新评价“新感觉派”电影论的理论遗产 
    陈犀禾 金舒莺
    2011, 18(2):  16-22. 
    摘要 ( 13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感觉派”电影论的遗产可以分成理论和批评两个方面。新感觉派的电影批评是一种“有理论”的批评,但是却是一种没有历史意识的批评,其结果是其理论(颇为讽刺和带有报复性地)长期被历史所拒斥。比较合理的态度应该是在认同对其批评的同时,也应对其理论上的贡献予以合理的肯定。由此,作者根据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新材料,梳理了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文人书写的所有电影理论文字,归纳了其电影理论体系的主张,探寻了其书写和西方电影理论的渊源关系以及自身的创新之处,并试图重新评价其在电影本体论意义上所具有的理论价值。

    历史现象、美学精神 与恒久性文化价值  ——论影史脉络中的中国“西部电影”
    陈旭光 沈中禹
    2011, 18(2):  23-31. 
    摘要 ( 1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20世纪80年代初钟惦棐先生提出拍摄中国“西部电影”的倡导, 西部电影创作在80年代中期迅速起步,80年代末达到鼎盛、辉煌,出现了一批具有西部文化特色的作品。这些影片充满西部精神和西部意识,具有浓郁的西北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质,以自己现代影像语言的探索和表述,呼应了新时期影像美学的兴起,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特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和形象象征。中国西部电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在中国电影史和当下电影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文化影响和精神流变延及新世纪的某些电影创作。对之的考察研究对今天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类型建设和文化的国际传播都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海派电视剧失语的现状与淡出的原因  ——兼涉对“后世博”进程中可能出现新海派 电视剧的现实思考 
    金丹元 张莹
    2011, 18(2):  32-44. 
    摘要 ( 1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十几年来,海派电视剧在日益繁荣的电视剧市场中始终处于劣势,甚至失去话语权,2008年、2009年、2010年上海地区收视份额较高频道的电视剧排行又一次显示出海派电视剧失语的现状。上海电视剧在制作导向、审片形式上的过严和内容上的过宽,本土制作团队的流失等成为海派电视剧淡出的主要原因。2010年成功举办的世博会,和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都为海派电视剧的兴起提供了更高、更宽、更长足的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极有可能出现新的海派电视剧题材类型,值得我们关注并寄以期望。

    哲学
    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新界定及其相互关联
    李醒民
    2011, 18(2):  45-62. 
    摘要 ( 14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整体和宏观上看,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是现实存在的,两者并非边界模糊乃至完全消失。在定义——从科学活动的目的和动机、科学研究的结果和终局、科学理论的层次和程度——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基础上,就价值关联、精神气质、评价承认、知识产权、自决程度、组织管理、资助来源七个方面以及意图、功能、认知上的歧异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加以区别。当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也有诸多联系和某些相同或相近之处,因此两者的区分在某种意义和某些个案上具有相对性和约定性。

    文学研究
    从小说《拉维尔斯坦》看贝娄犹太性的转变
    乔国强
    2011, 18(2):  63-76. 
    摘要 ( 1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贝娄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是他根据同事、好友艾伦·布鲁姆的生平写成的一部传记性小说。小说出版后,在美国批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称赞者认为该小说的出版是“一个惊人的成就,贝娄数年来写的最富有吸引力的一部作品”;质疑者则认为贝娄“暴露”了布鲁姆的隐私,把布鲁姆搞“同性恋”的事情给泄露了。这牵扯到道德问题,即贝娄无权“将其好友布鲁姆的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然而,纵观已有的评论,其关注的重点无非是围绕着暴露隐私和有关死亡、友谊、爱情等问题,将一部讨论犹太大屠杀和反犹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小说用私人化的方式给消解了。应该说,贝娄在八十四岁高龄创作的这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绝不仅仅是单纯地为好友作传,畅谈友谊、爱情和死亡,而且更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的最终定位。从分析小说对大屠杀和反犹主义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贝娄的犹太民族立场,即他的犹太性。

    清初在京贰臣文人社集 唱酬活动探微 
    白一瑾
    2011, 18(2):  77-86. 
    摘要 ( 10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顺治元年至顺治三年,在京的仕清贰臣文人群体频繁举行唱和活动,并以“社集”标榜,已经有了文学社团的雏形。其唱和多为抒发对明朝故国的怀恋,抒写失节的痛苦和在异族治下为官的苦闷感,抒发南人仕北的思乡之情,纾解精神苦闷的寻欢作乐。贰臣士人们在此种同病相怜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模糊的群体意识。

    法律学研究
    论英国《气候变化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宋锡祥 高大力
    2011, 18(2):  87-98. 
    摘要 ( 1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英国于2008年率先颁布和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气候变化法》,该法案确立了温室气体减排的中远期目标,规定了碳预算每五年计划,设立气候变化委员会,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等,为其他国家制定本国气候变化法起到了示范作用。中国也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繁重。因此,有必要全面系统地考察英国《气候变化法》的出台背景,梳理、分析和提炼出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特征,指出我国现行立法和执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在参考和借鉴英国成熟经验和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出法律对策。如尽快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出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根据该法的原则和精神,构建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设立部级单位能源和气候变化委员会统一管理和部署全国节能减排工作;构建国内排放贸易体系,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WTO与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徐静琳 陈琦华
    2011, 18(2):  99-106. 
    摘要 ( 10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TO的规则体系对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是WTO对成员国政府行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行政法治改革的内在要求。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转变政府职能、削减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加强监督制约等目标。随着改革的深入,行政审批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适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杜绝部门权力利益化,持续政府的自我“革命”;细化运行机制,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原告住所地与网络 侵权案件的法院管辖
    石峰 蔡杰
    2011, 18(2):  107-118. 
    摘要 ( 13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机网络的发达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资讯和更加快捷的联系方式,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网上侵权案件也给我们传统的司法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网络侵权案件的民事诉讼管辖便是突出问题之一。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因侵权行为(包括一般侵权案件和网络侵权案件)提起的诉讼,只能由侵权行为地法院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但网络侵权纠纷具有不同于一般侵权纠纷的特殊性:遭受网络侵权的原告往往难以确定实施网上侵权行为被告的住所地以及侵权行为地点,原告处于起诉困难的窘境。本文认为,应当从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出发,对传统管辖理论和网络管辖新理论、网络案件侵权行为地以及外国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尤其是应借鉴美国的“长臂管辖权”理论。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应当成为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权法院之一,这可以给原告更大程度的法院管辖选择权,从而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地解决网络侵权案件原告“起诉难”问题。

    文化艺术研究
    大国崛起的盛典 ——当下视野中的美国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 
    [美]包苏珊 张敏
    2011, 18(2):  119-130. 
    摘要 ( 17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世界上后来崛起的大国,美国在沟通国内外公众,赢得理解、信任和支持的过程中,曾经做出过巨大的努力。其中,仅世博会即主办过12次,占世界总量近30%,成为主办次数最多的国家。这中间酸甜苦辣的丰富经验,值得正在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参考借鉴。
    在当代视野中,美国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作为大国崛起的盛典,在维护国家利益、启动现代生活的基础上,对内增强凝聚力、包容力,对外提高亲和力、感召力,全方位满足崛起需求;其观众定位针对以中产梦想为特征的国内外公众,体现诚恳、谦卑、友善、包容的人性化特征;其展示内容侧重生活创新,提高现代素养,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呼应;就整体而言,虽有瑕玼,却愈挫愈奋,成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标志性里程碑。
      圣路易斯经验提示我们,对殖民主义需要重新思考,韬光养晦有必要长期坚持,美美与共应当成为世博会的文化追求。人类正在克服文化沙文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走向文化多元主义,在创新竞争、交往互惠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争取全方位的新的进步。

    上海早期都市文艺先锋 ——《真相画报》 
    潘耀昌 徐立
    2011, 18(2):  131-140. 
    摘要 ( 15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上海自开埠起至20世纪3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港口城市,这其中离不开丰富的人文与物质条件的积累。1912年6月5日《真相画报》在沪创刊,成为中国最早的美术类综合性旬刊,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刊物,开创了上海画报新纪元,同时亦开辟了都市文化艺术的宣传窗口。《真相画报》在其创办中所带来的全新办报理念,以及其紧扣时代脉搏的文化图像,在倡导新派艺术以提升国之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尝试,在上海都市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研究《真相画报》对构建今日和谐社会,繁荣复兴新世纪都市海派文化艺术具有借鉴意义,其全球化的媒体经营战略对当今的城市大众传媒同样具有一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