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1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7-11-15
    哲学
    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当代比较
    陈其荣
    2007, 14(6):  5-5~14 . 
    摘要 ( 22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代科学哲学之科学实践哲学的新趋向和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突破了表象主义、理论优位的科学观,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实践的科学观和技术观,为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使得科学与技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沟通、统一成为必要和可能;科学实践是为了认识自然而去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技术实践是为了改造自然而去认识自然的活动;无论是科学实践,还是技术实践,都涉及关于实在、形而上学信念、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方法、规律与规则、发现与发明、事实与价值、理论与解释、检验与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逻辑化,即形成科学技术认识的动态过程和发展;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人的实践形态由现实实践向虚拟实践的拓展,科学技术认识模式从现实性向虚拟性的转换,使得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发展成为描述性认识和建构性、虚拟性认识的互补、互渗、互进的过程,把人类的科学技术认识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从描述的观点看“膜的新奇世界”
    王天思
    2007, 14(6):  14-18 . 
    摘要 ( 1387 )   PDF (163KB) ( 5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量子理论和膜理论标志着人类对世界的两类典型描述。量子描述建立在量的基础之上,这种基于量的形式化描述不仅与相对论互不相容,而且其本身会遇到难以处理的无穷大等问题。量子理论与相对论难以协调,归根结底由于量子力学描述只是单纯量的描述,而相对论则包含了形的描述。作为一种形的描述,膜理论扬弃了粒子而采用具有有限大小的膜,从而能使我们对世界的描述保持自洽。形的描述建立在几何的基础之上,不仅有利于扩大对于世界的描述功能,而且为各种尺度描述的统一提供了可能性。增加形的描述,至少是对于外部世界描述的一种很有希望的扩展。
    工程实践中主客体关系的存在论解读
    周丽昀
    2007, 14(6):  19-23 . 
    摘要 ( 1619 )   PDF (167KB) ( 6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解读工程实践和工程哲学的关键。在工程实践中,主体是多重主体,客体也是多重客体,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理解工程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的关键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实践。
    克罗齐与西方美学现代转型——试论克罗齐学说在美学史上的意义
    张敏
    2007, 14(6):  24-29 . 
    摘要 ( 1747 )   PDF (208KB) ( 1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克罗齐是康德、黑格尔之后西方影响最大的美学家。作为西方美学现代转型的枢纽,克罗齐美学立足于从主体的方面看感性直觉,不但完成了对传统美学的批判性总结,而且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建树,推动西方美学实现了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现代转型。
    中国美学发展转型的当代性视域
    周纪文
    2007, 14(6):  30-34 . 
    摘要 ( 1516 )   PDF (159KB) ( 7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美学转型问题对于美学当代性发展的解读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当代文化特性层面的,其中审美文化研究的探索最为瞩目;另一个是历史发展层面的,提出当代审美理想和价值体系的重建和确立问题。
    影视理论研究
    主持人语
    金冠军;郑涵
    2007, 14(6):  35-36 . 
    摘要 ( 1440 )   PDF (106KB) ( 27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中的安全漏洞分析
    西蒙·拜耳斯;罗利·克兰纳;戴维·科曼派克·麦克丹尼尔;艾克·克罗尼
    2007, 14(6):  37-42 . 
    摘要 ( 1739 )   PDF (193KB) ( 1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影产业主要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非法的(即未经授权的)电影复制行为。尽管非法的电影拷贝已经借助便携式物理媒介而得到传播,但低成本的高速宽带连接和P2P文件共享网络则能提供极其高效的传播媒介。本文对电影的制作和发行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了一些潜在的安全漏洞,这些漏洞使得非法电影拷贝能够被那些试图再次传播之的人所获取。
    日本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李相宇
    2007, 14(6):  43-48 . 
    摘要 ( 1887 )   PDF (123KB) ( 2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一个国内市场的经济学模型,来阐释美日两国电影产业之间不断变化的竞争平衡关系,可以验证如下假设,即日本的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减少是因为对美国电影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对日本本国电影的消费速度。根据美日媒体产业发展的数据资料(1955-2000)得出的结论支持了这一经济学假设。
    电影工业的文化多样性:一项跨国研究
    弗朗西斯·莫利;斯坦福尼亚·佩尔蒂
    2007, 14(6):  49-55 . 
    摘要 ( 1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评估文化多样性的框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果:(1)国家的多样性等级次序高度依赖于其所采用的文化多样性维度;(2)电影产业得到公共支持越强大的国家(法国、欧盟和韩国),其文化多样性越高;(3)供应多样性(supplied diversity)与消费多样性(consumed diversity)紧密相联,前者始终高于后者。这一现象揭示出对供应文化多样性的支持政策似乎与消费偏向相吻合。
    配额制对近期国内电影市场自给率的影响
    布杨卡瓦·李;裵炫錫
    2007, 14(6):  56-62 . 
    摘要 ( 1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此项研究主要考察电影配额制及其它相关因素对电影市场自给率的影响。回归模型表明,配额制与自给率正相关的假设并不成立,因而暗示了配额制或许并不能有效的限制国外电影进入本国市场。国内生产总值,票房收益和制作投资被认为是决定自给率的最强有力的三大因素,而文化折扣和英语语言是非决定性因素。
    传播学研究
    媒介角色研究的社会学分析
    戴元光;尤游
    2007, 14(6):  63-67 . 
    摘要 ( 1777 )   PDF (200KB) ( 19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媒介角色主要有两种研究路径,一种是置换成媒介功能、效果与权力等问题之后再研究,一种是将它纳入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两种路径的梳理,笔者认为立足中国社会场景理解媒介角色是传播社会学更值得研究的方向。
    网络新闻的公信力探析
    尤红斌;王洪
    2007, 14(6):  68-73 . 
    摘要 ( 1520 )   PDF (186KB) ( 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网络新闻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以其快速滚动、连续报道、图文并茂、视像穿插等多媒体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习惯于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老百姓认同它信赖它吗?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网络新闻公信力问题。
    新闻公信力的几个关键词
    沈荟;倪琳
    2007, 14(6):  74-80 . 
    摘要 ( 1922 )   PDF (233KB) ( 25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闻公信力与各个关键词都存在部分共通或叠加,但又不能模糊或否定各自互为独立的特质。从技术与伦理两个层面逐次分解关键词构建新闻公信力的概念模型,即新闻公信力可以界定为传播可信度的技术参数、新闻客观性报道技巧与职业伦理、新闻专业主义道德自律三者的互补型综合体。
    文学研究
    唐五代贬官之时空分布的定量分析
    尚永亮
    2007, 14(6):  81-94 . 
    摘要 ( 1690 )   PDF (225KB) ( 11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间,有姓名可考并有贬地记载的贬官共2828人次。从其分布时期看,中晚唐人次最多;而列前九位者依次为宪宗、文宗、玄宗、宣宗、懿宗、德宗、武后、代宗、高宗诸朝。从其分布地域看,南方是唐王朝流贬官员的主要地区,岭南道、江南西、东道和山南东道因荒远偏僻,更成了处置贬官的首选之地,就中岭南道、江南西道所辖39州共有贬官721人次,占唐五代贬官总数的25.5%,故最值得重视。
    论北宋天圣年间四川仕风的嬗变──三苏文章汇入北宋古文运动的地域背景
    冯志弘
    2007, 14(6):  95-100 . 
    摘要 ( 1733 )   PDF (59KB) ( 14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宋天圣以前川民「怀土罕趋仕进」。天圣以后,「应时务用」的观念成为了时代的主导观念,因而促成了「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的蜀学汇入时代的主流。这是三苏文章与欧阳修古文革新思想合拍的重要背景。
    别具鉴裁 通贯执中——《文学述林》与刘咸炘的文章学
    慈波
    2007, 14(6):  101-106 . 
    摘要 ( 1629 )   PDF (230KB) ( 10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刘咸炘学问淹博,堪称大家,但久被湮没,因而其文章学著述《文学述林》也未得到学术界重视。此书论点圆融通达,沟通四部,力贯东西,对文章本体、创作、文学演进、文体、流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体现了由博返约、通贯执中的学术特点。其理论贡献与治学方法为文章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无信仰时代的牺牲品” ——论康拉德《诺斯托罗莫》中的怀疑主义
    胡强
    2007, 14(6):  107-111 . 
    摘要 ( 1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诺斯托罗莫》被西方评论家公认为康拉德的代表作。怀疑主义是这部作品贯穿首尾的主题。在对小说中怀疑主义以及康拉德创作心理的分析中,可以说明怀疑主义不仅标志着康拉德创作转型的开始,也使得这部作品同时具有了一种深刻的思想史意义。

    语言学
    基督宗教创造主名称:在汉译《圣经》进程中的符号嬗变
    傅敬民
    2007, 14(6):  112-118 . 
    摘要 ( 1578 )   PDF (50KB) ( 17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督宗教源自对一位人格化和超越一切的造物主的信仰。在基督宗教于汉语世界的传布以及《圣经》的汉译历程中,该造物主名号的汉语符号再现经历了一系列本土化嬗变。透过这一系列嬗变,我们可以认识到,基督宗教信仰符号的汉语化所体现的不仅是符号与翻译的问题,更是宗教与社会权力问题。
    《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憾及辨正
    丁迪蒙
    2007, 14(6):  119-122 . 
    摘要 ( 11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许多留学生的汉语口语伴有不少因《方案》的设计不周所带来的语音错误。这种现象不单是初学者有,连学习多年,交流无障碍的“汉语通”也都普遍存在。目前,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希望《方案》中的这些问题能得到大家的重视,进而加以修订,以便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经济学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问题
    沈瑶
    2007, 14(6):  123-129 . 
    摘要 ( 1468 )   PDF (66KB) ( 7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迅速增多已经成为中国近年来对外经济贸易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以执行乌拉圭回合协议为核心内容的这一轮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经济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其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自身经济政治利益诉求的反映。中国应当充分了解并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维护国家利益。
    城市服务文化:和谐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魏农建;唐久益
    2007, 14(6):  130-135 . 
    摘要 ( 1333 )   PDF (191KB) ( 6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服务经济社会层面探讨城市服务文化问题是建设和谐城市的新路径。因为服务文化整合了城市建设的各种要素,推动着城市建设的系统间、要素间及信息间的连通和协同。一个城市的服务文化因其定位而确立独特性;因其历史特色而形成过程性;因其结构而表现出对其的生理、心理的感受。服务文化同时是一种城市主体间约定的规则,是物质基础的实际反映,是城市的标志与象征,具有汇集、引导和发挥城市建设要素的功能。所以,城市服务文化的建设要明确其内核,并科学地选择其建设路径。
    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理性思考
    山鸣峰;张英姿;朱明原;李峰
    2007, 14(6):  136-140 . 
    摘要 ( 1416 )   PDF (32KB) ( 7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绩效工资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普惠和激励、倾斜和公平”的关系,做到激励、保障和调节三大功能相互协调,建立教师收入水平长效增长机制,形成广大教职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青年学术论坛
    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的依附和分离
    周忠元
    2007, 14(6):  141-144 . 
    摘要 ( 1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的俗文学研究在经历了发轫、发展、确立、繁荣、萧条、重新崛起这一大致完整的历程后,依然未能找到自己的学科定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研究始终处于依附与分离相互纠缠的状态中。只有从本质上剥离二者的关系,才能促进俗文学学科的建设。
    市场经济语境中民国史小说创作论
    任现品
    2007, 14(6):  145-148 . 
    摘要 ( 1170 )   PDF (231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市场经济对民国史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消除了作家与普通大众的差别,作家只能以普通人的眼光看待现实、审视历史,从而发现了民国时代稳固、久远的日常生活及其历史延续性,即宗法组织、亲情伦理、封建等级等传统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生活、行为的渗透与影响。另一方面市场规则的运作也使民国史小说强化了色情、暴力与神秘等内容,从而构成了另一种限制。
    建筑的地域文脉新解
    魏秦;王竹
    2007, 14(6):  149-151 . 
    摘要 ( 10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当前地区建筑“继承与发展”、文脉延续等热点论题,我们可以从文脉的渊源、文脉与建筑传统的关系深入剖析,以地区建筑原型作为研究途径解读建筑的地域文脉的本质,并从前后、左右与上下多维视角挖掘地区建筑文脉的动态发展。
    20世纪前半期现代新儒学评价研究
    刘雪飞
    2007, 14(6):  152-154 . 
    摘要 ( 1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于现代新儒学(新儒家)的认识、评价和研究,1949年或者说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世纪50年代之前,国内学界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把新儒家或新儒学看成是一种思潮或流派,对其研究基本上是自发的争鸣式的个案探讨,即侧重某一个人物思想文化学说的批评或学术成就的评价,进而至于作为不同思想文化主张间的争鸣。这实际是当时历史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并存与互动的缘故使然。20世纪前半期的新儒学(新儒家)研究,对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迄今的新儒学(新儒家)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上海媒体如何呈现大学生形象—框架理论的视角
    夏雯
    2007, 14(6):  155-156 . 
    摘要 ( 1216 )   PDF (52KB) ( 8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学生一直是中国社会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特殊在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文化传统。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在高等教育改革逐渐显露其效应的时候,大学生这一群体得到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媒体对大学生的报道也呈现出多元的状态。本文即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探究上海媒体如何呈现大学生的形象,上海媒体在对大学生的报道过程中是不是会受到某些框架的影响,以提示人们在认知大学生形象的时候应更加谨慎地处理媒介的报道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