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法学研究
司法公正的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李瑜青, 邢路
2019, 36(5): 1-14.
摘要
(
7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正作为司法的本质属性,不能脱离各方共同参与的司法过程而孤立地存在,而认同作为一种交互主体模式的认知方式,实现了主体间际意义沟通和构建。因此,司法公正必须通过社会认同方得确立。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司法系统内部产生的自我指涉及非司法其他社会系统对司法活动评价所具有的偶在性等所造成的相互间的疏离,必须予以消除。司法公正的社会认同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下的建构基础及其从司法系统而言的相关机制的建设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影视理论研究
新中国70年电影剧本创作的高潮及其#br# 现存的若干问题#br#
周斌
2019, 36(5): 15-26.
摘要
(
7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中国70年电影对现实主义创作的#br# 探索及其变迁#br#
2019, 36(5): 27-38.
摘要
(
7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实主义创作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主线之一,也是中国人长期来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法。其渊源可追溯至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早期电影。70年来现实主义创作因受到政治的干扰而出现过各种变化和多次起伏,但它的基本审美需求始终不变。回顾和重新梳理现实主义70年来的变迁,从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推出“两结合”,再到“文革”中的禁锢思想,80年代关于“回归现实主义”的探讨,90年代的主旋律式现实主义,及其与“后存在主义”的相纠缠,再到新世纪以来在各种泛美学化现象中的突围,现实主义从来也不曾彻底消隐。但现实主义又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实主义创作可以在不同题材、风格、制作方法的影片中得以生存、发展,它自身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加以完善。唯此,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才能更贴近当下,更符合当下人的审美需求。
中国古典研究
基于乡里社会的十六国胡汉民族关系——以华北与关中地区诸政权为例证#br# #br#
蔡丹君
2019, 36(5): 39-52.
摘要
(
6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十六国时期的胡汉民族关系,是在乡里社会生活基础上存续的。胡主先是依赖同乡建立政权,吸纳在地乡党入仕,同时,扶植流亡的乡里宗族,设立侨郡,使之壮大,既而恢复乡里选举制度,加强对乡里人才的拔擢与管理。这些都说明了胡主对乡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实际控制。在此过程中,他们获得了乡里宗族的支持,甚至有些胡主及其家族自身也壮大为乡里宗族。围绕乡里社会生活,展开对乡党、乡里宗族、乡里制度的经营,是胡主深化和加强自身统治,并实现民族融合的重要途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复杂的十六国胡汉民族关系。
影视理论研究
《列子》引《诗》的年代及其意义#br# #br#
邵杰
2019, 36(5): 53-66.
摘要
(
6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今本《列子》载有《诗》句一,句中“帝”所指为尧,不同于《诗》中天帝之指,以“帝”为人王的观念不会早于战国中后期,故知其确实引自《诗》;而其中关于尧舜禅让的描写,与“汉为尧后”的观念及《尚书》等经典相异,故知其产生年代当在思想自由的战国时期。《列子》在西汉时期已有成型的多种本子,由刘向校定八篇而定型,后张湛定本虽以刘向为依归,但亦留存有成型阶段的文本特征。由《列子》引《诗》材料中所载政治体制,可推知其记录年代应在孟子晚年至西汉霍光专权之间;之后可能又有文字变异,方成今本面貌。《列子》称《诗》为“古诗”,符合战国以来诗学观念变化及《诗》外之诗渐多的大势。战国之“诗”的诸多变化,展现出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态势,西汉王朝承此态势而采诗,意在建构足以展现鸿业的礼乐文明。
经济学研究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外溢效应研究#br#
徐皓 赵磊 朱亮亮
2019, 36(5): 67-77.
摘要
(
6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创新价值链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多环节的活动,根据高技术产业的自身特点,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可分为技术开发环节和技术成果转化环节,通过运用DEA模型对技术开发环节和技术成果转化环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构建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对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成果转化效率的外溢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可得到以下几点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存在技术开发效率较高而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无论是技术开发效率还是技术成果转化效率都不完全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一些中西部省份创新效率也较高。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各环节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方面,技术开发效率与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而在价值链外溢效应方面,技术开发效率与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价值链外溢效应。
中澳、中韩FTA对我国经济、贸易和#br# 产业的影响研究#br# #br#
赵金龙 赵静媛 杨帆
2019, 36(5): 78-92.
摘要
(
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GTAP模型,结合资本累积模型和全要素技术进步效应,可分析中澳和中韩FTA对我国经济、贸易和产业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中澳FTA和中韩FTA预期将增加我国福利、GDP和外贸,而且两个FTA的整体经济效应大于个体FTA效应;中韩FTA对我国的经贸促进效应预期将显著大于中澳FTA;中澳和中韩FTA的贸易开放预期将提高我国的技术进步,将对提高我国经济福利做出最大贡献。此外,中澳和中韩FTA的实施将使得我国制造业产出和附加值普遍受益,部分农业部门的产出预计将遭受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
语言学研究
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回顾与反思#br# #br#
傅敬民
2019, 36(5): 93-104.
摘要
(
5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与文学翻译研究对应的应用翻译研究,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较为边缘化的状态,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比如概念澄清、系统理论建构等。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应用翻译也急需得到相应的理论支撑。通过谱系学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回顾与反思我国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厘清应用翻译研究概念,发掘其中的理论缺陷,进而从应用翻译文体研究、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应用型翻译问题研究、应用翻译研究的元理论研究四个维度建构应用翻译研究的框架体系。在翻译研究国际化、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应用翻译研究大有作为。
哲学研究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学发现#br# #br#
陈其荣
2019, 36(5): 105-122.
摘要
(
5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科学发现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探讨三个基本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是发现的还是发明的?这一问题阐释了广义的科学发现思想,科学发现的本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无论是科学事实的发现,还是科学理论的发现,都是包含了发明在内的发现。二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科学发现具有怎样的“发现期”?这一问题提出并阐明了“发现期”的概念,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科学发现的“发现期”的主要性质与特征,在统计学的意义上实证了科学发现的十年磨一剑的“十年法则”。三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科学发现是怎样生产的?这里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获奖人从事获奖研究的具体过程的考析,提出并诠释了科学发现的逻辑超逻辑模式,阐发了科学发现始于问题的提出和终于问题的解答,以及科学发现富含意外的机遇性发现的观点,彰显了获奖人做出重大发现所具有的特质与品格。
从生态马克思主义到有机马克思#br# 主义的发展轨迹探寻#br# #br#
崔赞梅
2019, 36(5): 123-131.
摘要
(
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两个同样以生态问题为核心关切的思想流派,它们在出现时间上有先后,且思想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承继关系。有机马克思主义尤其借鉴了具有有机取向的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在此基础上,以反现代性为理论针对性,对生态马克思主义有所发展。探寻从生态马克思主义到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轨迹,有助于从理论渊源上明确有机马克思主义更为清晰的认识图景,并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明辨其价值和局限。
社会学研究
中西部乡村文化主阵地的偏离与振兴#br# #br#
张洪为
2019, 36(5): 131-144.
摘要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中西部乡村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乡风文明方面不甚理想,乡村传统文化面临消失风险,乡村弱势群体(如老人、妇女等)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迷信现象时有发生。中西部乡村的迷信活动增多,表明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被侵蚀现象。除了各级政府以外,最能占据主阵地也有职责占据主阵地的体制内组织是村委会,因当前的体制机制性原因,自治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职能偏移到了国家性任务上,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满足中西部乡村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中西部乡村村民的群体性活动,往往通过乡村传统来实现。乡村传统活动传承或保留下的越多,越能吸引村民参与其间并实现其交往功能。反之,村民从其交往功能需求出发,会寻找其他的社交场域,迷信活动场所是其首选。中西部乡村振兴要靠主流思想指引,主流文化阵地站稳了,才能争夺更多的人到主阵地来,争夺群众摆脱迷信要靠主阵地建设,尤其是需要主阵地文化载体的重构。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
友情链接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
主 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上海大学
主 编:曾军
ISSN 1007-6522
CN 31-122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