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数字经济环境下数据犯罪规制和认定模式的演变
    刘宪权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 (2): 1-14.  
    摘要36)      收藏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保证数据安全和保障数据共享活力同样重要,数据犯罪的规制和认定应当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现有数据犯罪规制和认定采用的是权利保护模式,即通过保护数据权利主体的利益进行数据犯罪规制和认定。权利保护模式不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以非法获取行为为规制重点的前置化保护不当可能导致数据流通受阻;现行刑法规制数据犯罪行为方式的局限可能导致数据安全保护不全面。数据犯罪规制和认定应当采用秩序维护模式,关注数据价值实现过程中各方主体的利益,看重一般数据的公共产品属性。为实现数据犯罪规制和认定的秩序维护模式,立法者应当增设维护数据管理秩序的新罪名。在数据犯罪的司法认定上,也需要及时调整思路,做好保护数据安全和保障数据共享活力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数据刑法保护路径的分歧与解决方案
    林雨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 (2): 15-28.  
    摘要32)      收藏
    在现有数据犯罪体系下,数据刑法保护面临形式保护和实质保护的分歧。形式保护通过计算机犯罪罪名体系实现,实质保护通过保护数据内容所对应的法益实现。形式保护和实质保护的分歧导致司法实践中数据犯罪罪名适用不一。造成这一分歧的原因是现有刑法规定无法直接反映数据对应的法益,并且司法上并未厘清数据犯罪的法益识别路径。现有的解决方案包括实质保护优先、形式保护优先以及两者结合等思路,但都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彻底解决这一分歧。解决形式保护和实质保护的分歧需要立法和司法联动。立法上,应对实质保护条款进行必要改造,取消对数据单独的形式保护并设置专门的数据安全保护规定;司法上,应妥善处理不同法条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民族志动画中的跨越“在场”与记忆“再现” ——基于湘西苗族仙娘仪式影像的实践反思
    李刚, 潘静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 (2): 29-39.  
    摘要23)      收藏
    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凝聚群体、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内核,其中族群仪式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行为深嵌于特定的社会情景场域,对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构筑起到关键作用,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民族志动画通过一套特别的视觉媒介符号体系进行知识生产与意义呈现,在表达回忆、经历等抽象经验方面可跨越“在场”时空屏障,为新时代的影视人类学提供新的范式实验和新的模态可能。基于湘西苗族仙娘仪式影像实践,通过与文化持有者开展互为主体性合作和反身性对话,可生成饱含原住民真切情感的民族志动画影像文本,在影像志的“抒写”中实现仪式记忆的“再现”与族群文化记忆的表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Paidia的消逝:从电子游戏商品透视 当代消费-劳动的诱惑修辞
    夏莹, 潘沈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 (2): 53-66.  
    摘要41)      收藏
    凯洛瓦将游戏置于Paidia-Ludus这一连续光谱中,并强调其中Paidia蕴含的自由与愉悦玩耍本能。而在电子游戏商品日趋普遍的现实里,凯洛瓦意义上的Paidia向度日趋消逝直至蜕化为诸如游戏化的修辞,并同时成为消费-劳动过程中的驱动话语:其一,电子游戏
    作为数字资本主义的理想商品,虽然声称以玩家的愉悦玩耍体验为目的,但是其消费设计却并非意在形成一个玩耍本能的释放空间,而是构成一个与玩耍本能有些许交错但本质在于使欲望增殖并将其变现的控制场域;其二,电子游戏商品因其具备双重“确定的可能性”,即其作为商品在被购买前所具备的确定的可能性与其作为电子游戏本身所具备的确定的可能性,成为无摩擦资本主义视域下的消费润滑剂,Paidia蕴含的自由与愉悦玩耍内涵在此蜕化为鲍德里亚意义上泛化的“娱乐道德”;其三,游戏化概念基于电子游戏商品普遍化的现实被抽象出来,并流行于营销、教育、培训等领域,不仅反过来重塑了一般消费品的营销逻辑,更为一种精巧的管理与组织技术作了掩护,无批判地接受这种游戏化修辞,反而削弱了Paidia向度下自由与愉悦的游戏所蕴含的创造性力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法治推进——兼论《数据二十条》相关条款设计
    陈兵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 (1): 1-13.  
    摘要97)      收藏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程度与水平决定了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动能的程度,对加快
    数据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前提是明确数据产权
    归属,基础是构建统一开放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是健全高效的定价机制,底线是保障数据要
    素安全发展。我国虽已明确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地位,但相关法律尚未明确数据
    的产权归属,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尚未建立,数据要素定价机制尚未明确,数据要素市场
    交易与监管的边界也尚未清晰,所有这些阻碍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充分实现。故需立足
    数据要素市场的特征与现实,以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促进数据动态权属流动,构建统一
    开放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机制,同时厘清数据监管边界,保障数据要素市场安全发展,实现数
    据要素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市场化配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相变:生产方式如何塑造财产规则
    胡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 (1): 14-27.  
    摘要65)      收藏
    当前关于数字时代财产权利的讨论持续不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针对较为具体的虚拟物品(如信息内容、游戏装备、账号、数据、虚拟币等),在特定场景中沿着
    既有法律框架或概念进行分析;一种则试图在原理上阐明数字时代究竟何种对象能够适用财
    产规则进行更好的保护,以及这种财产规则的构成要件为何,如按照“权利束”或“模块化”框
    架加以应用。有必要转换角度提问,即成熟的财产权利制度出现,不是因为法律研究主张为
    何种事物或利益赋予财产权就能自动实现,而是赋权的外部环境成熟了,才会催生相关利益
    主体提出主张,并推动相关利益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和保护。违背生产秩序的产权结构和财产
    规则不可能出现在数字时代,在生产方式进行巨大调整时,财产规则和其他部门法律规则一
    样,都面临着双重历史任务:一是“破”,即挑战并打破传统制度,允许要素超越既有生产过程
    低成本流动;一是“立”,即根据生产方式要求树立反映特殊性的新制度,重新商定哪些要素和
    利益允许参与者继续占有和使用,划定边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法律回应
    袁曾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 (1): 28-39.  
    摘要70)      收藏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对社会治理造成了现实风险,其作为生产工具已具
    备了类人化的推理能力与行为能力,在知识产权领域、刑事领域、数据应用领域等引发的新生
    问题已超出了现行法律的规制范围,私人技术资本正在成为数字空间的真实权力拥有者。但
    现行人工智能的治理范式过分聚焦于算法规制,而忽视了相关责任主体的整体义务建构,导致
    法学理论无法适应新生技术的发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方法论意义不强。面对生产力水
    平跃升引致的问题,法律规制特别是相关规则研究应靠前一步,以结构化的体系思维与完整的
    框架建构完善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范式,确保以规则优势引领产业发展优势与制度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去疆域化,还是部落化?——英语人文学界的理论旅行 
    刘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 (1): 40-55.  
    摘要58)      收藏
    欧美思想界形成的左翼“后学”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激进社会政治运
    动,70年代末退隐入学院象牙塔。历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孵化蜕变,理论从英语人文学
    术界越界,走过了从学术话语去疆域化到深度卷入英美社会的意识形态两极化和部落化的理
    论旅行。后殖民主义理论麾下的种族和族裔研究、性别研究机构,通过大众媒体、互联网、中
    小学教材等渠道,使学术话语广泛、迅速地通俗化,与反种族主义、女权主义和LGBTQ群体的
    社会运动紧密结合。认同政治和政治正确的话语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相互推波助澜,
    形成了今天世界的混乱局面。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提供了有力的批判与反
    思的武器,来解析理论的旅行和英美社会的乱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全球化叙事与汉学的问题意识
    黄卓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 (1): 56-73.  
    摘要70)      收藏
    自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史研究于国际学界兴起之后,当代汉学与中国研究领域
    便对之做出了迅速的回应,并以独特的问题意识与叙事方式嵌入这场事关“总局”的研究进程
    中,不仅重构了人们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也为全景式的全球史研究提供了一颇具分量
    的侧角。为对这些持续呈现的论述做一系统化的梳理,有必要将之解析与提炼为两个有所分
    化的视角,即以西方全球化为主导的普遍主义叙述及带有泛亚化特征且“以中国为中心”的区
    域主义叙述,就此可以见到,尽管后者也构成了与前者的某种互补与抵消关系,但也证明了在
    对待全球化与中国关系时人们持有的多重立场与态度。在此基础上,也需对一些新近出现的
    扩充性态势做出补充描述与评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回归“心态”:城市社区治理 共同体研究的视角转换
    金 桥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6): 1-14.  
    摘要128)      收藏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如何构建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既有研究呈现出“治理共 同体”与“社区共同体”两种思考路径。前者较多关注治理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功能匹配,侧 重分析治理主体间的有效合作何以达成,主要体现了“结构—合作取向”的分析思路;后者则 延续了有关社区本质属性探讨的悠久传统,聚焦社区特征与居民主体,着重从社区心理、精神 层面探讨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何以形成的问题,体现了“心理—团结取向”的分析思路。国外 研究围绕社区意识、社区依恋等彼此含义交织的不同概念形成了各自的研究脉络,也直接影 响了国内相关研究,但有将作为整体的社区精神生活碎片化之嫌。在城市治理日益精细化的 背景下,有必要重新接续费孝通所倡导的“心态”研究脉络,基于扎实细致的田野调查,探讨超 越社区、扎根传统、更为隐秘且不可分割的居民“心态”样貌及其对构建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 的影响。借助“心态”视角的此类研究已经出现,但无论是对“心态”的深入理解,还是对不同 城市、社区、群体的比较,均需深化与拓展。值得提出的是,特大城市因具有特殊的学理意涵 与战略地位,对其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问题,尤其需要加以特别关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增强智能的双重含义及其影响
    杨 庆 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6): 51-62.  
    摘要79)      收藏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经验领域的运用,智能决策正在作为一个显著现象被关注, 这种关注使得增强智能的实现成为可能。然而,如果仅仅在经验领域内理解增强智能,则会 低估其对于人工智能伦理而言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对增强智能范畴哲学化和道德化处理 之后则会发现其能够为人工智能伦理提供一种双重意义的可能性支撑:表层的辅助关系触及 人与机器的关系,但这一层仅仅是工具论思维的延续;而深层的共生关系则触及人类与智能 机器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GPT语言模型的心智问题、影响与风险 ——从ChatGPT谈起
    简 圣 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6): 63-78.  
    摘要94)      收藏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预训练转化语言模型展现出了初步模拟人类心智的能 力,并有可能经过持续优化和技术迭代演化成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用技术。 当GPT语言模型开始具有类人心智并且获得产业化运用之后,将带来远超之前时代的新增生 产力,乃至能重塑人类社会基本格局。然而,GPT语言模型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带 来岗位替代等问题,进而引发技术发展过快而带来的衍生风险。GPT语言模型及其衍生应用 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应当是一个渐进式的稳健过程,从而避免因为缺少缓冲时间对社会造成过 大冲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可能吗?
    周 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6): 79-90.  
    摘要78)      收藏
    人工智能与人脑的差异意味着人工智能主体性的缺失:计算的本质和机械的一级 同构信息处理方式意味着人工智能只有一个信息输出端口,而人类的信息加工却同时具有机 体端口和意识端口的输出,且两者具有原型同构关系。意识端口是与机体端口相伴随的认识 或评价,指向自我。人工智能计算的本质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是机械的。因此,从传统的艺术 本质论来看,人工智能的作品并不是艺术;但从艺术体制论来看,它又可成为艺术。然而,这 种表达的主体并非人工智能,而是它背后的推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只是媒介。 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一种技术媒介表达主体性,但这需要人工智能正视主体性问题,才能发挥 作为媒介的长处从而进行艺术创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论社区居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基于上海社区治理实践的观察
    俞 祖 成, 丁 柯 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5): 1-10.  
    摘要133)      收藏
    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需要厘清社区居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问题。基于上海社区治理实践的观察,以“法的本位理论”为分析视角,可发现社区居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想状态应呈现为“居民义务的履行促进其权利的实现,居民权利的行使促进其义务履行的自觉,进而实现居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对均衡”。然而现实景象却与理想状态存在较大的差距,社区居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处于失衡状态。未来,如何在权力的支配力不断得到增强的同时,有效推进城市社区的居民自治,并进一步提升居民个体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将是破解居民权利与义务失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基层法治建设整体性动员的示范创建路径 
    赵 文 聘, 万 志 彬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5): 11-21.  
    摘要107)      收藏
    要实现法治建设顶层设计的各项要求在基层有效落地,需要在基层法治建设中开展整体性动员,从主体动员、内容覆盖、行为持续等维度开展系统行动。示范创建作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整体性动员的一种路径,可以实现基层法治建设工作全主体参与,法治内容在基层全方面覆盖和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在基层全过程体现。示范创建可以在主体动员、内容覆盖、过程持续三个维度切实有效地提升基层全面依法治理水平,助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中国电影伦理学的体系建构路径
    贾 磊 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5): 37-45.  
    摘要144)      收藏
    电影伦理学,是一种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谱系内的新兴学科。它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参照系,采用电影叙事学、电影心理学、电影社会学、电影历史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影片的叙事方式与叙事内容进行伦理意义的阐释。作为一种跨越多种学科的理论学说,电影伦理学以影像的叙事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影片表达的伦理思想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艺术的人文精神为评价基准,致力于创造一种适合于影像语言的理论阐释工具,并将其纳入与其他电影学科共生的电影理论研究的总体范式之中。中国电影伦理学除了具有以上基本特质之外,还特别强调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嵌入到电影的评价体系之中,进而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上推进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媒介与科技强势时代的类型电影研究——托马斯·埃尔塞瑟心智游戏电影研究述评 
    桂 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5): 46-56.  
    摘要114)      收藏
    21 世纪以来,媒介与科技问题在整个电影理论研究中都变得十分凸显,导致其一直处于研究转变之中,这种转变也体现在类型电影研究上。电影理论家托马斯·埃尔塞瑟发表了三篇论文集中研究心智游戏电影,将它看作与媒介和科技密切相关的新类型电影。埃尔塞瑟的心智游戏电影研究,既充分考虑到媒介与科技作为新的强势话语对类型电影研究的影响,从而积极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坚持将西方类型电影的经典研究思路作为其研究底色。媒介与科技成为强势话语也是 21 世纪以来很多人文学科研究面临的现状,尤其是目前关于元宇宙的讨论更是将这种趋势推向了高潮。人文学界普遍的研究倾向是进一步强调和
    夸大媒介与科技话语的威力。埃尔塞瑟心智游戏电影研究所选择的这种新旧结合的研究思路能够给当前在媒介与科技影响下的其他人文学科研究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从传统犯罪学到数字犯罪学的代际更新
    单 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4): 1-17.  
    摘要107)      收藏
        在数字化时代,犯罪学的研讨主题从“城市吸引犯罪”演变为“网络吸引犯罪”,数 字技术和数字平台成为全新理论要素,犯罪的平台治理模式崛起,看门人规则为之提供了体 系化的制度依据。在域外,理论界明确提出数字犯罪学的学术标签,以犯罪学智识助力数字 社会的秩序重建成为时代主题;在国内,数字犯罪学依循着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的系统论路径, 通过在线控制的信息论路径以及基于看门人规制的控制论路径风靡云涌。数字犯罪学研究 有力回应了传统理论对新型犯罪解释乏力的失语困境,一跃成为当下最有活力的研究方向。 今后,数字犯罪学应进一步重视对新型犯罪及网络黑灰产业的现象洞察、对传统犯罪学的传 承与发展、看门人规制的适用及其问题、平台治理的价值权衡等重大理论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从元宇宙到法律3.0: 兼论人工智能法的谱系
    刘 新 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4): 18-28.  
    摘要110)      收藏
        元宇宙是大数据、人工智能、5G、AR/VR 等既有技术融合应用构造的数字化空间。 传统法律1.0设计规则体系调整特定的事实。法律2.0具备了新规则和监管框架,直接服务于 相关政策。法律 3.0承认新技术亦是监管工具。技术对法治系统的影响始于系统论,兴于网 络法。人工智能法治不同于互联网法治。用户以数字人进行生存、交互,算法化主体除了共 识机制(代码)之外,再无任何层次结构。法律3.0并不意味着法律2.0或1.0的终结。法律3.0 将重新理解监管责任作为核心,对技术工具的使用设置三重许可。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立 法实践体现了法律3.0的精神。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试论费穆影像的民族化书写
    聂 欣 如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4): 41-53.  
    摘要65)      收藏
        费穆电影所表现出的民族风格,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他的民族风格影像并非与 生俱来的,他早期的电影作品如《天伦》《狼山喋血记》等,基本上用的都是西方的电影叙事技 巧,如正反打、比喻、象征、并列镜头等等,他对西方电影语言的谙熟为当时国内的电影圈所公 认。但是1940年在制作《孔夫子》的时候,费穆令人惊讶地摒弃了自己熟知的常用技法,如正 反打、并列这些美国、苏联电影中最为经典的方法,将一些舞台戏剧的方法运用到电影对话的 表现以及场景的叙事之中,力图创造出一种中国自己的影像书写方法,其勇气和意志令人折 服。遗憾的是,该影片在票房上并不成功。及至1948年的《小城之春》,费穆才能够比较熟练 地使用自创的表达方法来取代西方式的正反打。此外,他在近景和特写镜头的使用上保持了 克制,终于将该影片打造成了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典范之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