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41 ›› Issue (1): 40-55.
摘要: 欧美思想界形成的左翼“后学”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激进社会政治运
动,70年代末退隐入学院象牙塔。历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孵化蜕变,理论从英语人文学
术界越界,走过了从学术话语去疆域化到深度卷入英美社会的意识形态两极化和部落化的理
论旅行。后殖民主义理论麾下的种族和族裔研究、性别研究机构,通过大众媒体、互联网、中
小学教材等渠道,使学术话语广泛、迅速地通俗化,与反种族主义、女权主义和LGBTQ群体的
社会运动紧密结合。认同政治和政治正确的话语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相互推波助澜,
形成了今天世界的混乱局面。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提供了有力的批判与反
思的武器,来解析理论的旅行和英美社会的乱象。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