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3-15
    宗教社会学研究
    “社团”与“法人”的双重建构——当代中国宗教政策与管理制度改革路线图
    李向平
    2015, 32(2):  1-24. 
    摘要 ( 7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宗教管理制度的管理对象,主要是对具有组织特征的宗教信仰方式的制度化管理;而中国宗教管理制度的改革,无疑是宗教管理的去政治化,以及从行政管理转变为社会民政管理、公共管理,以此作为宗教管理制度改革层面最主要的切入点。为此,当下切实可行的宗教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就是,真正做到依法管理,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推进宗教事务的“社会化管理”或“社会治理”,这应该成为当代中国宗教政策及宗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唯有宗教管理方式与宗教信仰的实践方式能够去政治化并呈现为社会化的管理形式,宗教管理制度的法治化才有可能。这也是宗教管理的主要症结所在。因此,讨论中国宗教管理问题,既要梳理宗教政策的意识形态来源,也要理清宗教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既要强调信仰差异不等于政治对立的政策背景,更要主张法治基础上的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平等。
    从“宗教自由”到“宗教接触”:奥巴马政府国际宗教自由政策的新转向
    张凤梅, 郭长刚
    2015, 32(2):  25-34. 
    摘要 ( 9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法》自1998年出台后,推动“国际宗教自由”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令世人遗憾的是,它提倡宗教自由、减少宗教迫害的美好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倒增加了更多有害的形式:宗教恐怖主义以及跨国恐怖主义。“宗教自由政策”之所以难有成效,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完全从美国的视角理解和看待“宗教自由”。2013年8月“信仰共同体倡议办公室”的成立,标志着美国不再专注于“宗教自由”,而是强调与海外宗教领袖与团体的交往,以此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更有效的人道主义援助,促进包括宗教自由在内的多元主义和人权的发展。从“宗教自由”到“宗教接触”,就整个美国国际宗教自由政策的发展历程而言,这不仅意味着人事上的变迁,更是奥巴马政府对于备受争议的国际宗教自由政策做出的战略性调整。
    影视理论研究
    虚构类影片、非虚构类影片与假定性论断的电影:对概念的分析
    诺埃尔·卡罗尔
    2015, 32(2):  35-55. 
    摘要 ( 8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探讨但并未解决的问题。对虚构类影片、非虚构类影片与假定性论断的影片等概念的界定,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界定范围和方法。我们不能仅凭文本的外部特征诸如风格、媒介形态等来界定呈现和表现,即便我们可以区分呈现和表现,这一对概念也不能用来区分虚构和非虚构影片。只有观众意识到作者的意图从而进行假定性想象才有可能界定虚构的影片,反之也可以界定非虚构影片。因此,纪录片是一种假定性论断的电影,制作人意图和消息来源索引成为假定性论断的重要依据。
    新时期城市化与城市电影的身份认同
    林春成, 王晓明
    2015, 32(2):  56-65. 
    摘要 ( 10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城市电影的艺术、政治、资本和边缘性这四个因素以国内外市场为中心,进行着协商和妥协,形成了由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娱乐电影、独立电影组成的电影地形图。独立电影具有真实和边缘性的特点,真实使独立电影制作者关注城市现实主义和纪录片的技法;边缘性追求事实和特权,为制作独立电影努力从民间或海外引进低预算的财政支援。那些曾经对独立电影不太友善的资本和政治权力,从9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选择性的支援。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的独立电影制作者们与前辈不同,他们与权力机构和商业潮流以及国际艺术电影市场具有模棱两可的共生关系。他们具有一定弹性,不再与国家制度和资本敌对或者被它们吃掉。城市现实主义、纪录片技法和电子视频,通过活用“非—专业的演员”以及“专业的非—演员”,独立电影制作者将新的现实和底层人民记录在摄像机里。
    物欲时代心灵的抚慰——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叙事策略与价值观研究
    路春艳, 王占利
    2015, 32(2):  66-74. 
    摘要 ( 6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春电影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商业电影类型之一,短短几年内蜂拥而至的大量青春电影虽然在故事内容与表现风格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内在的叙事策略与价值观表达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相通性:一方面高扬精神的力量,通过“治愈系”的叙事机制与表现风格,诉诸情感的力量,来抚慰年轻人饱经挫折、烦恼、困惑的受伤心灵;另一方面又对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加以肯定,通过精致的视听语言营造了缤纷、奢华的都市生活影像,对现代消费物欲进行无节制地展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影片原本要传达的情感主题,造成了影片在价值观传达上的撕裂与分立。
    哲学美学
    科学探究与人文阐释:精神分析的二元性
    季广茂
    2015, 32(2):  75-83. 
    摘要 ( 5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神分析既是一套治疗各类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手段,也是一套用来解释人的动机、行为的综合性理论。这是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如果将其置于20世纪社会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这一背景下考察,精神分析一方面具有科学性,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另一方面又具有人文性,它提出了一套深刻的阐释理论。两者相辅相成。该阐释理论与文艺批评中的“征兆性解读”密切相关。对文艺文本的“征兆性解读”使我们洞悉文本的“无意识”。
    美学研究
    语言分析美学何为?——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对美学的启示
    王峰
    2015, 32(2):  84-95. 
    摘要 ( 7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为基础的语言分析美学是一种有待开掘的美学研究方法。这是一种防御性美学,对形而上美学式的、普遍性的美学论断持怀疑态度,并运用语言分析方法对形而上美学的大概念进行彻底质疑和否定。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消解美学,其实不然。语言分析所破解的是普遍式美学论断,它并不走向彻底的解构主义;相反,通过语言分析,美学重新在语言使用的基础上获得重生,在美与艺术的分析上提出新的建设性方向,构建出新的美学语法。
    席勒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高迎刚
    2015, 32(2):  96-102. 
    摘要 ( 9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席勒美育思想的影响是极为广泛而深远的。两百多年来,他所主张的通过“审美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完美人性,进而达到改良社会,建设理想国家制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人们共同的文化遗产。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重新认识席勒美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掘其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康德美学的当代回响——齐泽克论崇高美
    韩振江
    2015, 32(2):  103-111. 
    摘要 ( 9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美学家康德具有独特的地位。他不仅总结了朗吉努斯和伯克的崇高美的思想,而且深入思考了崇高与理性理念的根本联系。在当代美学研究中,崇高好像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齐泽克依然对崇高特别是康德、黑格尔的崇高理论情有独钟,同时也在拉康的视域下对其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批判。
    社会学
    转型社会利益与价值关系新思维
    沈瑞英
    2015, 32(2):  112-125. 
    摘要 ( 5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不仅阐释了追求利益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而且指出了利益关系是意识形态发展的逻辑起点,是思想的基础和价值的尺度。当前中国转型社会的利益冲突导致的价值失范是社会最大的风险和危机。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对社会个体化趋势和价值多元化缺乏思想和制度准备;二是对转型社会的改革还存在观念和意识形态障碍;三是缺乏机会平等和程序公正原则,并且这种缺失已成为社会价值危机的根源;四是新兴社会群体呈“亚健康”状况,价值倾向严重失衡。那么,社会从利益认同达到价值共识,再走向共同富裕并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一是超越单一价值导向模式,树立利益导向的重要地位;二是必须注重改革开放的价值排序;三是以制度引导、整合社会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四是积极培育公民意识,大力发展社会组织。
    文学语言
    多元系统理论的整合与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拓展
    查明建
    2015, 32(2):  126-140. 
    摘要 ( 10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埃文佐哈提出的“多元系统论”促成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创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在多元系统理论的启发下,勒菲弗尔、赫曼斯、苏姗·巴斯奈特等人提出了“改写论”、“操纵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以上理论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翻译文学史研究若孤立地运用以上某一种理论,还不能全面观照和深入分析翻译文学现象,应将以上理论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综合性的 “系统理论”研究方法,以满足翻译文学史研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