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11-15
    中国问题
    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下政府信任修复的双过程机制#br#
    张 书 维, 宋 逸 雯, 钟 爽
    2020, 37(6):  1-16. 
    摘要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已成为当下全球治理的紧迫问题,对各国各地政府形成巨大挑战。危机发生后,如何针对政府实现有效的信任修复,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是信任研究领域和应急管理实践的核心议题之一。以新兴的行为公共管理学为理论视角,可准确界定政府信任及信任修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认知评价与情绪中介的政府信任修复双过程模型,即政府信任修复的结果会受到公众认知归因引发的可信度评价和(个体及群际)情绪共享之中介效应的共同影响。在应对策略上,一方面,通过解释与说明、借口与否认、惩罚与监管等认知手段增加公众对负面事件的外部归因、不可控性归因、不稳定性归因,提升公众对政府的可信度评价;另一方面,通过道歉、承诺、补偿等手段减弱公众个体层面的情绪反应,通过群际接触降低公众群体层面的负性情绪,所有这些将有助于修复政府信任。

    重大疫情防控中的府际合作——兼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张玉磊
    2020, 37(6):  16-33. 
    摘要 ( 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政府是重大疫情防控责任的终极承担者和核心治理主体,实现重大疫情防控府际合作治理是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的重要方面。重大疫情的跨界特征及其防控本身的高度复杂性以及公共卫生资源的有限性与配置不均衡等现状要求加强府际合作。2003年非典疫情后,中国的重大疫情防控府际合作越来越常态化、制度化,主要体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然而,“经济人”理性、传统科层制、行政区行政、央地分权模式、“交易—合作”成本、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重大疫情防控府际合作还面临着现实困境。通过树立府际合作意识以培育府际信任关系,明确府际权责关系以革新治理结构,优化小组政治形式以建立制度化协调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加强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以构建制度保障体系等,可以实现重大疫情防控府际合作治理。

    影视理论研究
    对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思考
    冯 果, 王 珂
    2020, 37(6):  34-48. 
    摘要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梳理众多学者关于建构中国电影学派代表性的论述,可阐释学界关于学派的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中国电影学派是广义上的,它是中国电影的国家品牌,对内凝聚共识,对外标识特色;第二种认为中国电影学派是狭义上的,它是由众多学者组成的试图构建一个知识体系的学术派别;第三种则试图调和广义和狭义的观点,将中国电影学派视为一个动态的文化运动。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态度,可分别对三种观点予以梳理,以探讨建构中国电影学派如何可能。

    国家意志与学术自觉的同归与殊途——对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热的冷思考#br#
    朱 晓 军
    2020, 37(6):  49-59. 
    摘要 ( 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成为国内电影学界盛况空前的一个学术焦点。尽管这只是新时代以来人文和社科领域涌现的追寻中国话语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但是由于电影在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国家意志在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中的作用清晰可辨。国家意志阐释的焦虑与学术自觉影响的焦虑因缘际会、同频共振,推动和形成了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问题意识。然而,学派的性质决定了这一宏大构想和创新工程,必须落实在学者个体的创造和学术共同体的共识基础上,才符合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而遵循这一规律的前提,就是要厘清政治与学术的边界。韦伯的忠告对于反思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无疑是一副清醒剂。

    文艺理论研究
    事件论的语言进路与文学奥蕴——以伊莱·罗纳《事件:文学与理论》为中心#br#
    刘 阳
    2020, 37(6):  60-71. 
    摘要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晚近事件性思想在东方的代表,伊莱·罗纳在2015年从独特角度对多重既有事件面相,尤其是德勒兹进行积极扬弃,围绕身体、语言与虚拟化等关键概念,将事件视作生命力与表达方式的张力,用语言深入界说这一张力,而引出事件深层所必然植根的文学成因与具体原理,建构起因自觉意识到限度而在伦理前景上颇为积极的文学事件论,在批判地吸收事件性前沿思想成果、揭示事件的文学实质以及汇聚相关研究线索方面,提供了值得我国学界借鉴的动力,也留下了值得进一步深究的问题。

    当代空间的迷失与重绘:以《碟中谍》为中心#br#
    高 燕
    2020, 37(6):  72-82. 
    摘要 ( 3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代空间已越出日常生活领域,进入人类经济生产活动、政治权力统治和文化审美诉求之中,成为当代生活的主题。电影空间不仅参与当代空间的生产,也是当代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碟中谍》系列电影的空间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同质化的空间呈现、虚拟化的空间制造和符号化的空间抽象,从而使其空间成为高度符号化的能指,兼有现实主义和视觉奇观的双面特质,为我们考察当代空间的特征和性质提供了典型的镜像视角。置身于集物理、精神、心理、身体、符号于一体的当代多重空间中,如何从整体上去把握空间以及在其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不仅是一个生存问题,也是一种经济规划和政治制度,还是一种文化活动和审美意识。

    法学研究
    司法证明本体论:从可视化到正当化
    史 长 青
    2020, 37(6):  83-107. 
    摘要 ( 3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司法证明本体论主要解决性质和手段两大问题。司法证明的性质一直存在数学性与非数学性、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以及科学性与人文性之争。性质之争在手段上呈现的是追求证明可视性与保持证明模糊性两种进路。关于司法证明的可视化追求,从边沁的说服刻度表,到威格摩尔的图示法,再到概率论,直至今天的人工智能算法,虽有层层递进之势,终因技术与伦理的双重制约,共识非短时间内所能达成。鉴于司法证明的模糊状态仍将长期持续,模糊证明的正当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司法证明正当化既要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又要兼顾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采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相向而行的做法。以当事人为中心进行具体证据的个别化检验,以法官为中心进行整体证据的融贯性检验。从而使司法证明的过程和结果既能为当事人接受,也能获得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管理学研究
    司法证明本体论:从可视化到正当化
    2020, 37(6):  107-121. 
    摘要 ( 1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司法证明本体论主要解决性质和手段两大问题。司法证明的性质一直存在数学性与非数学性、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以及科学性与人文性之争。性质之争在手段上呈现的是追求证明可视性与保持证明模糊性两种进路。关于司法证明的可视化追求,从边沁的说服刻度表,到威格摩尔的图示法,再到概率论,直至今天的人工智能算法,虽有层层递进之势,终因技术与伦理的双重制约,共识非短时间内所能达成。鉴于司法证明的模糊状态仍将长期持续,模糊证明的正当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司法证明正当化既要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又要兼顾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采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相向而行的做法。以当事人为中心进行具体证据的个别化检验,以法官为中心进行整体证据的融贯性检验。从而使司法证明的过程和结果既能为当事人接受,也能获得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政治学研究
    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从SARS危机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思和建议#br#
    夏 锋, 李 许 卡
    2020, 37(6):  122-138. 
    摘要 ( 2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3年SARS危机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两次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暴露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滞后是我国经济社会治理中的突出短板:农民工市民化滞后于规模城镇化,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了疫情扩散的风险和防控难度;农民工定居城镇化滞后于劳动力城镇化,导致疫情后复工复产难度的增大;农民工县域城镇化水平远低于超、特大城市,导致流行病等疫情发生概率增大。吸取两次公共卫生危机经验教训,“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系统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和土地制度这个“铁三角”,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定居化,彻底改变农民工作为劳动力的城镇化与作为消费者城镇化分离式的城镇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