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3-15
    上一期   
    中国智库
    如何做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
    林毅夫
    2020, 37(2):  1-18. 
    摘要 ( 9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章从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为切入点来探讨如何进行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提出在进行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时应该遵循的五个原则:首先,要从现象出发,而非从现有的理论出发来进行研究。第二,在面对一个现象时要秉持“常无”的心态,避免对号入座。第三,要回归到亚当·斯密所用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对所要解释的现象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探索”。第四,现象总有特殊性,理论研究则要从特殊性上升到现象背后的一般性。第五,要了解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结构的差异性和内生性,把现有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现象总结的以发达国家的结构为给定结构的二维经济学变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有不同结构的三维经济学,以理论建模和数据检验来探索理论框架扩维以后的新视角、新见解。
    金融科技、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br#
    尹应凯, 艾敏
    2020, 37(2):  19-32. 
    摘要 ( 1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发展与企业规模相匹配的银行业结构,同时运用金融科技进行银行数字化转型。利用20112017年各省的银行业结构数据和中小企业的微观财务数据,运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系统GMM估计和地区分析,并通过静态面板检验和新数据检验来进行稳健性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的银行业结构应以中小银行为主导,以中小银行比重来衡量的银行业结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是倒U型机制。(2)金融科技的发展使中小银行更加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但目前仍没有使大银行完全克服不能较好地服务中小企业的先天劣势。(3)从金融科技结构来看,中小银行有利于提高放贷的覆盖广度,但是不可忽视大银行在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方面的后发优势。(4)在经济更发达的东部地区对大银行的需求要高于非东部地区。

    经济结构跃迁政策仿真研究
    李武, 付才辉
    2020, 37(2):  33-45. 
    摘要 ( 5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更好地反映经济结构变迁、规模收益递增等现实经济现象,新结构经济学提出了内生性生产函数的概念。而结构型生产函数是内生性生产函数的一种特例,这种生产函数由若干个规模收益非递增的生产函数通过过渡区域拼接而成,在过渡区域中可以具有局部规模收益递增的性质。结构型生产函数形式简单,而且常常可以使得相应的经济模型中存在结构型多重均衡,从而可以更细致地刻画经济现实。在存在结构型多重均衡的经济体中,仅仅依赖市场机制一般无法保证经济从低水平均衡跃迁到高水平均衡,这时就需要政府采取因势利导的经济跃迁政策。通过对经济结构跃迁政策的仿真分析可知,过渡区域位置的不同会导致结构跃迁困难程度不同。当过渡区域靠近低水平均衡时,利用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政策即可帮助经济体实现结构跃迁;而当过渡区域远离低水平均衡时,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跃迁就需要引入外部资源。
    影视理论研究
    洋玩意、新时尚与现代生活:理解早期上海电影现代性的合法维度#br#
    刘海波
    2020, 37(2):  46-56. 
    摘要 ( 9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18—1930年是中国电影的初创期,以革命性为评价标准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对初创期电影的总体评价极低,然而,如果以现代性的确立为标准,考察中国电影是否体现了某种现代性,是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以上海为主体的早期中国电影就会呈现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它们给中国人带来了直观的声光电现代体验,是白话现代主义文化启蒙的主战场,塑造了国人新的生活方式,也建构了国人的民族认同。

    周剑云与《电影讲义》:对中国“影戏” 理论的再认识
    黄望莉, 于书敏
    2020, 37(2):  57-66. 
    摘要 ( 9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24年,由周剑云主导的昌明电影函授学校成立,《电影讲义》作为该学校的教材,历时4年写作出版,系统地介绍了当时最为前沿的电影创作的观念,并融入了大量的关于“影戏”的创作理念。因此,对它的考察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中国早期电影人的“影戏”观,也能体会到他们筚路蓝缕的从业精神。通过对《电影讲义》历史生成的梳理,可阐述“影戏”理论与中国现代进程中文化资源之间的借鉴关系。同时,在这部早期影戏从业者的专业教材对“影戏”理念的概论、编剧、导演、摄影研究中,体现出中国电影传统美学对当下重建中国电影文化的现实意义。

    政治学研究
    区块链:大数据时代破解政府治理 数字难题之有效工具 
    徐琳, 袁光
    2020, 37(2):  67-78. 
    摘要 ( 7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思维嵌入政府治理流程是大数据时代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意旨。但在实际的操作流程中,因数据真实性及低效力问题、数据孤岛阻隔现象以及数据安全性威胁,使得政府面临有效利用大数据进行治理之掣肘。针对多重掣肘,近几年兴起的区块链技术,是P2P组网技术、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创新,在政府治理中具有数据价值化、技术流程去中心化、数据安全化以及新型信用等不同于其他信息技术之属性。通过以上多种技术的组合创新,区块链能够提高数据真实性以创建政府治理的信息基础;能够促进政府各层级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实现数据共享以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更能够保障数据安全以提高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和公信力。简言之,如能适当运用,区块链可以成为破解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数字难题的有效工具。当然,区块链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的完善和应用效果还需观察,而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也不宜盲目夸大。

    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法律性质 ——由Token持有者切入
    陈吉栋
    2020, 37(2):  79-89. 
    摘要 ( 7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he DAO事件暴露出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主体性界定的重要意义,而切入点是Token持有者,这一切入点的选取符合技术特征并具有积极意义。“公司说”不符合DAO平台将所有人与管理人合二为一的技术特征;“准组织”说尚未解释“准”的法释义学含义及其适用效果;只有“合伙企业说”具有合理性。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具备主体性,可以形成独立于Token持有人个人意思的总意思,以Token持有人账户为基础,具备自有财产,以合约和共识机制为基础,具备组织性要件,这可以满足准则主义的程序要件。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符合联合经营和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要件,是合伙企业。在目前阶段,合伙成员间责任的承担,可适用联营制度,由Token持有各方分别承担。

    法律学研究
    论粤港澳大湾区多元纠纷解决 机制的构建 
    宋锡祥, 张贻博
    2020, 37(2):  90-103. 
    摘要 ( 7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粤港澳大湾区是支持港澳融入中国整体发展的国家级战略,同时又联结沟通了“一国两制”与“一带一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大湾区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构建和实施直接受到体制差异、区域特性、法域多元、市场主导等因素的实际影响,其成效也直接影响着湾区内的交易成本与投资者的决策取向。未来大湾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应当在多层次法律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期目标和不同路径加以实施,并且要解决好民商事判决在湾区内的自由流动、域外法的有效查明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与执行等问题,推动我国多元纠纷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化进程,为提升我国在区域与全球治理方面的国际话语权提供宝贵经验。

    德国土地抵押权证券化 
    王志勤
    2020, 37(2):  104-119. 
    摘要 ( 6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德国土地抵押权在日耳曼习惯法与罗马法的融合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由担保抵押权、流通抵押权和土地债务并存的土地抵押权体系。为了融通资金,从法律制度设计上逐渐增强了土地抵押权的独立性和流通性。当具有一定独立性和流通性的土地抵押权和证券技术相结合后,德国土地抵押权证券化迅速发展起来,并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从历史上看,德国土地抵押权证券化选择了两条道路并行,即直接证券化和间接证券化,两者几乎是同时产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交错发展的,在法律实践中逐步完善并走向国际,最终使不动产(含土地)抵押债券成长为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为德国农业经济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文艺理论研究
    空间转向和塔利的空间批评 
    陆扬
    2020, 37(2):  120-127. 
    摘要 ( 9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间批评可视为空间文学理论、地理批评、社会空间批评、文学地理学等的统称。空间与文学批评发生牵连早有先例,布朗肖的文学空间和巴什拉的空间诗学都是先驱。由此来看罗伯特·塔利的空间文学批评思想,它固然是詹姆逊“认知图绘”理论的一个直传后续,也毋庸置疑见证了人文科学的“空间转向”,即空间问题如何被推向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前台。塔利表示他和韦斯特法尔的跨学科地理批评方法有分歧,他自己更愿意侧重文学本身。故对于地理或者说空间批评而言,最有成效的方法,是将“真实”空间和“想象”空间,以及读者心目中的地方,交互串联起来。荷马史诗和《旧约》中的“文学地理学”,正可以作如是观。塔利对GIS方法用于人文领域持保守态度,这里关键还是“人文”。塔利新著《地点意识》开篇说,我们谁都知道地图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处;但是在批评理论和其他方面,地图同样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对象。地图如此,空间批评呢?

    中英小说的源起比较与阅读机制的 变迁考论 
    朱振武, 郭然
    2020, 37(2):  128-140. 
    摘要 ( 5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英两国小说阅读机制的不断变化使得小说在审美特征、艺术功能及形式内涵上渐次丰富。随着读者由早先的贵族阶层向十七八世纪市民群体的渗透,小说完成了高雅与通俗兼备、娱乐与教化并重的发展,并始终作为最具现代性的文类与读者生活关联甚密。至20世纪,现代派作家的精英意识割断了小说与普通读者的联系,之后传媒变革下阅读群体向影视观众大量转变的现实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命运危机。但通过向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借鉴学习,中英小说在全新的阅读环境中实现突围,并继续着自身的发展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