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42 ›› Issue (1): 63-75.
李 秋 杨,天津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陈 晨 ,天津师范大学 部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
LI Qiuya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CHEN Chen,Institute of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Development,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摘要: 汉语国际形象的形成深受欧洲汉学研究的影响,在欧洲汉学文献中,汉语被描绘为在汉字、语音、语法等多个本体特征上难学的综合形象。汉语难学的国际形象标签化与西方汉语知识体系的固化、汉语国际形象传播的局限性,以及历史—社会—政治语境等多重因素紧密相连。新时代汉语国际形象的重构应当围绕经济红利、科技赋能、魅力文化、华语认同这四个核心要素展开,以中国国家形象的整体提升为依托,借助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贡献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满足国际中文教育的核心诉求,引导学习者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建构汉语研究与传播的学术话语体系,提高汉语在世界语言研究中的贡献价值,扩大汉语在国际上的应用场域和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