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实主义创作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主线之一,也是中国人长期来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法。其渊源可追溯至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早期电影。70年来现实主义创作因受到政治的干扰而出现过各种变化和多次起伏,但它的基本审美需求始终不变。回顾和重新梳理现实主义70年来的变迁,从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推出“两结合”,再到“文革”中的禁锢思想,80年代关于“回归现实主义”的探讨,90年代的主旋律式现实主义,及其与“后存在主义”的相纠缠,再到新世纪以来在各种泛美学化现象中的突围,现实主义从来也不曾彻底消隐。但现实主义又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实主义创作可以在不同题材、风格、制作方法的影片中得以生存、发展,它自身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加以完善。唯此,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才能更贴近当下,更符合当下人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