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学研究 • 上一篇
摘要:
作为经典的人文思想,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是人类解放的革命理论,后者是人类宗教信仰的历史成果。前者是无神论的世界观,后者是有神论的创造说。前者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后者掩盖着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但就人文关怀而言,两者又有着共同性。具体来说,在理想社会、人类福祉、博爱精神、公正秩序和自由权利等方面两者有着相通性和共同性。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代中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强调两者在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上的互助性关系和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和实践特色。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对人类现世的幸福理想的革命性追求可以填补基督教以对人类来世的天堂之国的遥远企求而形成的虚空,以坚实的行动来刷新软弱的救赎。另一方面,基督教的原罪观所确立的人类能力的有限性和人性的不完善性可提醒马克思主义在理想中应对人类理性有着冷静的把握,防止盲目冒进,以谦柔虔诚来不断渐近完美完善的理想社会。由此,行动融合信仰,以行动来确保“以人为本”的现实利益,以信仰来引导“以人为本”的精神追求。求同存异、共谋福祉、合作互助被视为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在人文思想上的携手前行的具体方式,也是提升和谐社会建设的拓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