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唯识论》对所缘的特殊诠释不单在于提出亲、疏之分,且进一步把疏所缘依其来源再分为同聚、异聚,即自己与他人两类。《成唯识论》借助此一诠释解决表像论的单边认知所遇上的符应难题,即以个体众生之间依名言而起的相向互动,为建立共识提供可能性,从而把问题的性质由个体的、单向的静态认知如何符应物质性对象世界转换为个体之间相向地、动态地以名言主动地塑造或建构彼此的共识。
中图分类号:
刘宇光. 佛教唯识宗“对象”概念初探: 以《成唯识论》为据[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awrence Y.K.LAU.
A Brief Probe into the Conceptive Object of the MindOnly School——Taking Cheung Wei Shih Lun as Study Case
[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