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E-mail订阅
下载中心
学界动态
留言板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
审稿中心
|
编辑中心
新闻记者证申领公示
《自然杂志》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关于谨防假冒《自然杂志》网站的...
《自然杂志》82篇文章入选中国...
《自然杂志》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自然杂志》入选第五届上海市高...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8-20
上一期
下一期
特约专稿
天体尺度上的重大灾变事件——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
赵君亮
2011, 33(4): 187-191.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01
摘要
(
835
)
PDF
(400KB) (
7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关于宇宙起源的主流学说是大爆炸宇宙论——可观测宇宙在一次大爆炸事件中诞生,至今经历了长达130多亿年的演化,期间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天体和天体系统。因得到若干重要观测事实的支持,基于灾变式事件的大爆炸理论已获得学界的普遍认可。
专题综述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前沿
刘元方, 陈欣欣, 王海芳
2011, 33(4): 192-197.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02
摘要
(
1141
)
PDF
(934KB) (
7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技术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求我们了解纳米材料的安全性。2004年以来,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和安全性研究发展迅速,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并受到政府、学界、企业和社会公众等的广泛关注。文中叙述了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估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重点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包括纳米产品、工作场所和环境的安全等,同时简单讨论了纳米标准化、纳米技术风险管理和纳米伦理研究与纳米安全性研究的关系。
碳基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结构调控及能源导向的功能化研究
胡征
2011, 33(4): 198-201.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03
摘要
(
750
)
PDF
(857KB) (
7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要介绍了以苯为原料生长碳纳米管的六元环机理,运用该机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备了N,B掺杂的碳基纳米管,方便地构建了高分散的铂基纳米复合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反应(甲醇氧化、氧还原)中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富电子N或缺电子B的掺杂均可将碳纳米管转变为优良的无金属氧还原催化剂。这些研究为设计和开发替代或优化利用贵金属的高性能燃料电池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展示了碳基纳米管在新型能源材料领域的广阔前景,也体现了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周公度
2011, 33(4): 202-207.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04
摘要
(
863
)
PDF
(619KB) (
8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摘录自作者所著的《化学是什么》一书,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用5小节内容说明化学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所作出的贡献,提高公众对化学的认识:用火的化学活动使猿猴进化成人;石油能源的开采利用;玻璃的研制;环境和化学;青蒿素的化学改性。
科技进展
动物行为研究的新进展(一):蜜蜂的觅食行为
尚玉昌
2011, 33(4): 208-21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05
摘要
(
961
)
PDF
(657KB) (
4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概述了动物行为学家对充满魅力的蜜蜂觅食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蕈形体对蜜蜂觅食行为的影响,基因和mRNA与蜜蜂觅食行为的关系,以及保幼激素和章鱼胺等神经激素与觅食行为的关系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人们对蜜蜂觅食行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开辟了蜜蜂觅食行为研究的新前景。
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制备新型结构SiC器件的展望
王守国, 张岩
2011, 33(4): 211-215.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06
摘要
(
661
)
PDF
(689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介绍了SiC MESFET(metal-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优点和离子注入技术在SiC器件制备中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用离子注入技术制备新型结构的SiC MESFET器件的方法,讨论了这种新型结构的优点,最后给出用离子注入技术制备SiC MESFET器件的设计过程。
人体细胞-分子网络的波动——藏的波动
刘德麟, 孙宝君, 耿直
2011, 33(4): 216-221.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07
摘要
(
7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实验获得启示:人体细胞分子网络有反向同步的波动。从《黄帝内经》获得启示:人体的十一藏中,有四藏有反向同步的波动。这两种波动的对应,将古典中医学、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现代生命科学连接起来,由此可以形成具有中国思想特色的先进的生命科学的新领域。
自然科学史
地质图的产生、发展和使用
陈克强
2011, 33(4): 222-23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08
摘要
(
1001
)
PDF
(2821KB) (
9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质图从18世纪中期(1726)初创的萌芽阶段直到19世纪初英国人史密斯·W(1769—1839)在动物群顺序律的基础上,创立了“用化石鉴定地层”的方法,并于1815年出版了英国第一张具有岩石地层单位、古生物化石和地质时代的地质图,奠定了现代地质图的基础。随后的150多年来基本上是沿用这种传统的方法不断完善地质填图。直到从1976年国际地层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地层指南》开始,地质填图由传统的方法,转变为现代地层学方法,包括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单位穿时性普遍原理应用等,以至当今数字化地质图的产生与广泛应用。地质图为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酶促DNA合成研究的进展
向义和
2011, 33(4): 231-238.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09
摘要
(
736
)
PDF
(1623KB) (
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介绍了酶促DNA合成研究的进展。科恩伯格和他的同事经历了从合成核苷酸、核苷三磷酸到合成DNA的历程。他们分离并提纯了DNA聚合酶,弄清了合成DNA的最直接的前体,揭示了DNA合成的化学机理,合成了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ΦX174DNA。
沉醉于科学之美——浅析居里夫人的成功之道
戴世强
2011, 33(4): 239-241.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10
摘要
(
792
)
PDF
(387KB) (
4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侧重分析居里夫人的成功之道,评述她挚爱科学、自信坚韧、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高风亮节,从而说明她的青史留名并非偶然。
科学时评
新成果修正着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夏汝函
2011, 33(4): 242-244.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11
摘要
(
628
)
PDF
(811KB) (
5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洋亚表面温度升高证实了全球正在变暖,森林比陆地更能有效的减缓变暖趋势;利用新的“分子束外延”技术生的超导单晶薄膜的成功为揭开超导机制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互联网的存在并非使我们的记忆力变差,而是提供了一种交互记忆的途径以更好的方式组织大量可用信息;距今1.2亿年的蜥蜴孕妈妈的发现证明或许分娩方式不仅是哺乳动物的专利。科学发现不断地充实和修正着我们对环境、动物以及自身的认识。
科学人物
谈家桢与瓢虫遗传研究
吴燕华, 卢大儒
2011, 33(4): 245-248.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1.04.012
摘要
(
739
)
PDF
(624KB) (
9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